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池塘河蟹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池塘河蟹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

一、池塘养殖 1、苗种选择

养殖的河蟹苗种主要来自三大水系,即长江水系、辽河水系及瓯江水系。不同水系的河蟹苗种,只有在各自水系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区域生长优势。养殖用的河蟹苗种必须纯正,以长江水系苗种为首选,其最大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成蟹个体明显大于其他水系的品种。 2、成蟹饲养

A、养蟹池条件与设施 a、养蟹池选择与改建:

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为好,土质以粘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厘米。独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处挖一集蟹槽,大小为2平方米,深为80厘米,塘埂坡比1:2- 3。

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钙塑板或铝板等作防逃设施,并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养蟹区四周挖蟹沟,面积30亩以上的还要挖井字沟。池塘蟹沟宽3米,深

0.8米;稻田四周蟹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20%。 b、形状:

培育池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

池塘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为好。水深 1.

1 / 13

1._x0005_米。 c、水质:

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饲养环境质量要求是: 水温适宜为150℃-30℃,最佳22℃-25℃。 溶氧≥5毫克/升。pH值适宜为 7. 9.,最佳 7._x0005_-

8._x0005_。透明度适宜30-50厘米,最佳50厘米以上。硝酸氮(NH 3-N)≤

0.1毫克/升。硫化氢(H

2S)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厘米。 底泥总氮< 0.%。

B、放扣蟹种前的准备 a、清塘消毒:

秋冬排干池水,铲除表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晒塘冻土;放养前二

周,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 0.公斤/平方米(150公斤/亩)。 b、设臵水草:

2 / 13

按扣蟹池标准进行,具体方法见池塘水草栽培技术简介。沉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3;浮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

3。沉水植物区用网片分隔拦围,保护水草萌发。 c、加注新水:

放种前一周加注经过滤的新水至水深 0.米。

d、投放螺蛳:

清明节前每公顷投放活螺蛳4500公斤。 C、扣蟹种放养 a、扣蟹质量:

规格整齐,大小100-200只/公斤为好,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 b、放养密度:500-600只/亩为宜。 c、扣蟹消毒:

扣蟹经3‰~4‰食盐水深液浸洗3~5分钟后放养。 d、放养时间和方法:

采用一次放足,三级放养。所谓一次放足,就是放养的全部蟹种应一

次性备齐放入。三级放养则是指对面积大的养蟹池塘,可在塘内先用网布进行小面积围栏,将备齐的蟹种先放入围栏区,进行强化培养,蜕壳数次后再分能放开。 D、饲养管理 a、饲料种类:

3 / 13

植物性饲料有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地瓜、土豆、各种水草等。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螺蛳、河蚌等。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CB13078)和《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的规定制成的颗粒饲料。 b、投饵方法: “四看”投饵

看季节: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饵料比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65: 35。看天气:

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水色:

透明度大于50厘米时可多投、少于30厘米时应少投,并及时换水。看摄食活动:

发现过夜剩余饵料应减少投饵量。蜕壳时应增加投饵量。 “四定”投饵 定时:

每天两次,早晨六七点,傍晚四五点各投一次。 定位:

沿池边浅水区定点“一”字形摊放,每间隔20厘米设一投饵点。定质:

青、粗、精结合,确保新鲜适口,建议投配合饵料,全价颗粒饵料,严禁投腐败变质饵料,其中动物性饵料占40%,粗料占25%,青料占35%。定量:

日投饵量的确定按3月-4月份为蟹体重的1%左右;5月-7月为5%-8%;8月-10月为10%以上。每日的投饵量为早上占30%,傍晚占70%。 E、水质调控

4 / 13

5月上旬前保持水深 0.米,7月上旬前保持水深 0.8-1米,7月上旬后保持水深

1._x0005_米。6月-9月,每5-10天换水一次;春季、秋季每隔二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水深20-30厘米,先排后灌。每两周施泼一次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10-15克/立方米。透明度保持30-50厘米。溶解氧保持5毫克/升以上。 F、底质调控

适量投饵,减少剩余残饵沉底;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如投放过氧化钙、沸石等,投放光和细菌,活菌制剂);晴天采用机械池内搅动底

质,每两周一次,促进池泥有机物氧化分解。 G、病害防治

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a、预防方法

a)干塘清淤和消毒;b)种植水草和移植螺蚬;c)苗种检疫和消毒;d)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 b、治疗方法

主要疾病有纤毛虫病、颤抖病、蜕壳不逐等,治疗以泼洒法为主。对适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青蛙、蟾蜍、水蜈蚣‘部分凶猛肉食性鱼类及水鸟等,及时发现捕捉清除,采取多种方法消灭。药物使用严格执行农业部关于《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的有关规定和《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标准,严禁使用有毒残留药物。

详见本规范“病害防治”。 H、日常管理

5 / 13

坚持巡塘,结合早晚投饵察看蜕壳生长,病害、敌害情况,检查水源是否污染。检查防逃设施,及时修补裂缝。 I、捕捞收获

10-11月,捕捞一般自10月中下旬开始,并视天气气温变化情况灵活掌握,气温偏高可适当推迟,气温偏低也可提前,捕获的河蟹应分规

格专池暂养或出售。暂养池要定期冲水换水,并视天气及河蟹摄食情况,适量投喂饵料,精心管理,适时销售。捕捞以地笼张捕为主,灯光诱捕、干塘捕捉为辅。在水质清新的大塘中设臵上有盖网的防逃设施网箱,捕捉的成蟹应经2小时以上的网箱暂养,以吐泥滤脏后才能销售。暂养区用潜水泵抽水循环,加速水的流动,增加溶氧。 暂养后的成蟹分规格,分雌、雄,分袋包装,保温运输至市场销售。 二、养殖河蟹池塘水草栽培技术

养蟹池中的水草分布要均匀,种类要搭配,挺水性、沉水性及漂浮性水草要合理栽植,保持相应的比例,以适应河蟹生长栖息的要求。主要技术方法如下。 ①栽插法

这种方法一般在蟹种放养之前进行,首先浅灌池水,将轮叶黑②③④⑤⑥⑦

藻、金鱼藻等带茎水草切成小人面,长度约15~20厘米,然后像插秧一样,均匀地插入池底。池底淤泥较多,可直接栽插。若池底坚硬,可事先疏松底泥后再栽插。 ②抛入法

菱、睡莲等浮叶植物,可用软泥包紧后直接抛入池中使其根茎能生长在底泥中,叶能漂浮水面。每年的3月份前后,也可在渠底或水沟中,挖取苦草的球茎,带泥抛入水沟中,让其生长,供河蟹食用。 ③移栽法

6 / 13

茭白、慈姑等挺水植物应连根移栽,移栽时,应去掉伤叶及纤细劣质的秧苗,移栽位臵可在池边的浅滩处,要求秧苗根部入水在10~20厘米之间,整个株数不能过多,每667平方米(每亩)保持30~50棵即可,否则会大量占用水体,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④培育法

瓢莎、青萍等浮叶植物,可根据需要随时捞取,也可在池中用竹竿、草绳等隔一角落,进行培育。只要水中保持一定的肥度,它们都可生长良好。若水中肥度不大,可用少量化肥化水泼洒,促进其生长发育。水花生因生命力较强,应少量移栽,以补充其他水草之不足。 ⑤播种法

最为常用的水草是苦草。苦草的种植则采用播种法,对于有少量淤泥的池塘最为适合。播种时水位控制在15厘米,先将苦草籽用水浸泡一天,再将泡软的果实揉碎,把果实里细小的种子搓出来。然后加入约10倍于种子量的细沙壤土,与种子拌匀后播种。播种时要将种子均匀撒开。播种量每公顷水面用量1公斤(干重)。种子播种后要加强管理,提高苦草的成活率,使之尽快形成优势种群。 三、病害防治

药物使用符合《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⑴纤毛虫病 病因与病症:

由于不经常换水,残饲不及时清除,池水过肥,透明度在20厘米以

下,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使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主要是原生动物累枝虫、钟形虫及斜管虫等;虫体呈倒钟罩形或高脚杯形,前端形成盘状的口围盘,边缘有纤毛,并成串地集聚在一起寄生于蟹体上。病解体表长着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无敏感瓜,食欲下降乃至停食,终因无力蜕壳而死亡。死蟹腹部具有较多粘液。此病各地均有发生、且很常见,危害蟹卵、幼蟹及成蟹。发病时间一般在5~9月份,尤以8月中、下旬为甚。

7 / 13

防治:

a、彻底清塘消毒,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b、定量投喂饲料,及时清除残饲。c、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 0._x0007_克/立方米全池泼洒。d、用20~3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泼洒,连续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40厘米以上。 e、

0._x0005_~1克/立方米新洁尔灭与5~1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混合液浸洗病蟹。f、用

0. 克/立方米硫酸锌全池泼洒。⑵聚缩虫病 病因与病症:

由于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使聚缩虫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原体为聚缩虫。虫体有一个扩大的前端部,其上有发达纤毛唇带右旋至胞口,身上纤毛生长在一定范围内,后端有柄,附着在蟹体上。病蟹的

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发病时间主要在5~7月份。 防治:

a、放蟹种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b、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尤其在河蟹蜕壳后应及时换水。 c、用硫酸铜 0.~

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但鱼蟹混养池忌用。d、用新洁尔灭

0._x0005_~1克/立方米与高锰酸钾5~10克/立方米的混合液浸洗病蟹; ⑶蟹奴病 病因与病症:

8 / 13

由蟹奴寄生于蟹体腹部引起。虫体由石灰质坚壳包被躯体及全身,形成外套。具6对蔓状胸肢、腹部退化。

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池水含盐量高,蟹奴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于河蟹所致。病蟹腹部略显臃肿,打开脐盖可见乳白色或半透明颗粒状虫寄生于附肢和胸板上,病蟹生长迟缓,性腺不发育。 发病时间为6~9月份,尤以8月份为甚。 防治:

a、用漂白粉等彻底清塘,杀灭塘内蟹奴幼虫。b、对有发病预兆的池塘彻底换水,注新水的盐度要小于1‰;c、用硫酸铜溶液8克/立方

米浸洗病蟹10~20分钟;d、用高锰酸钾溶液20克/立方米浸洗病蟹10~20分钟;e、在蟹池中混养一一窍不通量的黑鱼,抑制蟹奴幼体的数量。 ⑷腐壳病 病因与病证:

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所致。病蟹少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腐烂,然后侵袭步足各节及背甲。胸部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防治:

a、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b、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c、在有发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兑水全池泼洒。d、用漂白粉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e、用5%~10%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3~5分钟,连续1周。 ⑸烂肢病 病因与病证:

9 / 13

此病由脯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或同类致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六红肿,摄食量减少甚至拒食,活动迟缓,终致无法蜕壳而死亡。

防治:

a、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

b、放养前用3%~5%的盐水浸泡数分钟。c、发病后用生石灰10~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施2~3次。 ⑹水肿病 病因与病症:

此病是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匍匐在池边、拒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防治:

a、河蟹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惊扰,不使受伤。

b、发病后用土霉素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同时,按每公斤蟹体重用 0.克土霉素拌饲料投喂。或按

0. 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溴氯海因,间隔3天后重复泼洒溴氯海因 0.克/立方米一次。 ⑺水霉病 病因与病症:

此病因受伤、霉菌侵入伤口所致。病蟹伤口部位长有棉絮状菌丝,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部位组织溃烂蔓延。 防治:

10 / 13

a.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小心仔细,勿使蟹体受伤。 B.大批蜕壳期间,增加动物性饲料,减少同类互残。

C.用3%~5%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5~10分钟,并用5%碘酒涂抹患处。⑻肠炎病 病因与病症:

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病蟹摄食不振,肠胃发炎,轻压与病症: 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病蟹摄食不振,肠胃发炎,轻压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全年可见。 防治:

a.经常采用海因类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同时每100公斤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200克、LAPP100~200克,每月投喂7天。预防效果好。b.发病时全池泼洒二溴海因

0.克/立方米一次,同时,每100公斤饲料内添加克菌灵500克,连续投喂3~5天为一疗程。

C.全池泼洒生石灰5克/立方米一次,同时,每100公斤饲料内添加乙酰甲喹100克,连续投喂7天为一疗程。 (9)黑鳃病 病因与病症:

此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主要由水环境恶化诱发。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 防治:

a.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b.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11 / 13

C.发病后用生石灰15~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续1~2次; (10)烂鳃病 病因与病症:

该病由弧菌、气单胞菌等引起。在高温季节流行,发病高峰多在7~9月。发病的蟹塘大多为无水草或水草很少、水质混浊、透明度低,四周食台上饲料腐烂严重,食台上饲料腐烂严重,食台底部发黑,硫化氯、氨等有害气体大量存在。傍晚时病蟹上岸不下水,吐沫,水中溶氧稍低时即上岸,受到惊动时,病情轻者能下水,严重者活动不灵活。不灵活。打开背甲,鳃丝变成褐色或淡褐色,病情严重者鳃丝缺损,排列不整齐。 防治:

a、种植水草或放养绿萍等水生植物。彻底换水,使水质变清、变爽,如若不能大量换水,则使用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改良。b、消毒剂消毒,消毒时需使用刺激性较小的含氯消毒剂,如二氯海因、溴氯海因。连续使用2~3次。

c、该病得到控制后,从提高河蟹的体质,均衡营养着手,选取用营养成分均衡的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11)颤抖病

病因与病症:

病原体疑为病毒。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皮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随着病程发展,步足爪尖枯黄,易脱落。螯足下垂无力,连续颤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有时可见病蟹步足收拢,缩于头胸部抱成一团,或撑开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又立即缩回,故亦有人称此病为“环腿病”或“弯爪病”。解剖蟹体,可见体内积水,肌肉萎缩,鳃丝发黑或呈黄色,三角膜肿胀,胃肠无食。此病对河蟹危害极大,发病较快,死亡率也高,病程从症状出现到濒死仅2~3日。主要危害体重100克以上的二龄蟹,当年一龄蟹发病率较低。 防治:

12 / 13

a、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对养蟹池彻底清整和消毒,清除池底淤泥,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彻底清塘,充分曝晒池底,改善池塘底质环境。加强苗种管理及水质管理。b、目前尚未有特效药,一般用万消灵 0.

~

0._x0005_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内服蟹抖灵(每100公斤饲料添加 0.

公斤药物),连续服用5~7天,可防汉此病。 C、发病期连续泼洒强克202两次,每次用量为

0. 克/立方米,同时每100公斤饲料中加 2.5公斤板兰根内服,间隔数天后,全池泼洒硝化细菌 0. 克/立方米。 (12)蜕壳不遂 病因与病症:

生长过程中缺钙或缺其他微量元素等引起。成蟹易患该病,病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旧壳无力蜕掉,蟹全身发黑直到死亡。防治:

a、以预防为主,在河蟹蜕壳旺期(5~10月份),每隔15~20天,每亩水体用生石灰10~15公斤加水调配全池泼洒。b、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蜕壳素和贝壳粉、骨粉、鱼粉等。

13 / 13

池塘河蟹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

池塘河蟹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一、池塘养殖1、苗种选择养殖的河蟹苗种主要来自三大水系,即长江水系、辽河水系及瓯江水系。不同水系的河蟹苗种,只有在各自水系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区域生长优势。养殖用的河蟹苗种必须纯正,以长江水系苗种为首选,其最大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成蟹个体明显大于其他水系的品种。2、成蟹饲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r4x6j2ma0wacw0f2p46m3qp9xkwe00yr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