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整理)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对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品文档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对策

一、考纲透析

1.正确表述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

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3.结合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说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 4.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

5.利用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含。 6.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就是环境环境问题吗? 7.污染源和污染物是一回事吗?

8.局部的环境问题为什么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

二、体验高考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2江苏地理 17)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 (2012江苏地理 18)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1-2题。

3.(2012浙江文综1)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12天津文综 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例

全国平均水平2倍以上 全国平均水平1倍与2倍之间 全国平均水平1/2与1倍之间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 资料缺乏

图9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示意图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

三、自建基础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1.采集渔猎时代

(1)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2)人类对环境既________又依赖。 2.农业文明时期

(1)与环境的________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2)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出现了人地关系科学的萌芽。 3.工业革命以来

(1)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2)人类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_,超过资源____________时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超过___________时形成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的成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3.环境问题的危害: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生存;局域性环境问题,有些已演变成__________,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4.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聚落:城市表现为____________,乡村表现为____________。

(2)国家: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______与______的双重压力。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________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________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__________满足其需求的 发展。 ? 持续发展是基础?

??

3.内涵? 持续发展是条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 持续发展是目的??

原则??

4.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

?? 原则

四、总结提高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人口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具体表现 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增加;对全球环境形成较大压力,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对环境有害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意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的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 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原因 人类对资源的开采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 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毁林开荒、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过度捕猎、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典型事例 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紧张;一些非可再生资源枯竭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西北的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石漠化 大熊猫、藏羚羊、一些珍贵红木日益减少 洛杉矶烟雾事件、太湖水华现象、垃圾堆积如山 建筑工地的噪声 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 后果 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环境问题 资源水资源、土地资短缺 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生态水土流失、土地破坏 荒漠化加重 环境大气污染,水体工业“三废”、有害污染 污染,土壤污染,农药及其他有害物固体废弃物污染 质的任意排放 噪声污染 工厂、交通、建筑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种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赤潮、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石油泄漏 三.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 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和全球性表解如下: 特点 地域性 地区 城市地区 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形成原因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地域性 乡村地区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地域性 发展中国家 ①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四、环境问题的对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精题砺剑

Ⅰ、基础自测

1.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何种思想(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可持续发展论 D.天人相关论 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

A.全球变暖 B.森林减少 C.生物污染 D.生物多样性减少 3.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下图为我国三区域图。读图,回答(4)~(5)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甲、乙、丙三区域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分别是( ) A.土地荒漠化 森林资源破坏 酸雨危害 B.酸雨危害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C.湿地退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

5.近年来,三区域耕地面积都在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林草种植面积扩大 C.矿产开采规模加大 D.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 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 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 7.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 )。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 )。

8.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API”的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的检测指标有: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据此完成9~10题。

9.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无风的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对流强烈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10.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精品文档

(整理)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对策

精品文档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对策一、考纲透析1.正确表述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3.结合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说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4.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5.利用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含。6.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d9d7o0ul1oirv327pb3jk4h7sgsg00pq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