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章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章引入〗学生阅读P58。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b5E2RGbCAP 2.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p1EanqFDPw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 〖板书〗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 〖板书〗㈠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膨胀甚至涨破)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皱缩) 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 蔗糖溶液 清水 〖板书〗

中央液泡大小 变小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细胞大小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复原) 〖板书〗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2+2+

〖提示〗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Mg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2+2+

Ca、Mg浓度增高。DXDiTa9E3d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板书〗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小结〗见板书。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 2.√。 3.×。 拓展题

农业生产上的轮作正是针对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生产措施。如果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植同种作物,地力就会下降(俗称伤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这样就会影响作物的产量。RTCrpUDGiT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 教学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三种材料比较,弹力布更能体现细胞膜的柔变性和一定的通透性,相对好一些。当然,这几种材料的特点与真实的细胞膜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5PCzVD7HxA 2.有条件的话,使用微孔塑胶或利用激光给气球打上微孔都可以作为模型的细胞膜。使用透析袋也可以。如果制作临时使用的模型,利用猪或其他动物的膀胱做细胞膜是更加理想的材料。jLBHrnAILg 〖问题〗再以“本节聚焦”已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问题〗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完成“思考与讨论1”,教师提示。

〖提示〗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 2.有必要。仅靠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还应通过科学实验进行检验和修正。

3.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所以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科学家因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xHAQX74J0X 〖问题(边问边讲述)〗2.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介绍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分析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假说与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关系)LDAYtRyKfE 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介绍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分析脂双层这一结论的由来)

4.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简介20世纪40年代的推测和罗伯特森1959年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指出“三明治”结构模型的不足,说明细胞膜不应是静态的刚性的结构,而应当是动态的弹性的结构。)Zzz6ZB2Ltk 5.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重点介绍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并讨论技术的进步在细胞膜研究中的作用,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vzfvkwMI1 〖思考与讨论2〗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如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rqyn14ZNXI 2.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终引导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人类一步步接近生物膜结构的真相。例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在生命系统中,一般来说,功能的不同常伴随着结构的差异,而早期的生物膜模型假定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相同的,这显然与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功能不完全相同是矛盾的。还有,不同膜的厚度也不完全一样。由此促进学者们重新研究脂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问题。一些学者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运用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主要为球形结构。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又证明,脂双层中分布有蛋白质颗粒,这样又发展了生物膜模型。生物膜中存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在生物膜中的不同分布情况,恰能较好地解释不同结构的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EmxvxOtOco 〖板书〗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讲述〗这一模型是S.J.Singer和G.Nicolson于1972年通过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正而提出的。SixE2yXPq5 〖板书〗它的主要特点是:

(1)膜结构的不对称性和不均匀性。(将膜蛋白分为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并且指出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6ewMyirQFL (2)膜结构的流动性。(认为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kavU42VRUs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小结〗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它的主要特点是:

(1)膜结构的不对称性和不均匀性。 (2)膜结构的流动性。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作业〗练习一二。 基础题

1.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19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y6v3ALoS89 2.脂质和蛋白质。

3.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是:(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M2ub6vSTnP 4.D。 拓展题

1.提示: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史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也告诉我们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观察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0YujCfmUCw 2.提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将更加细致入微,对膜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将能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各种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流动镶嵌模型。eUts8ZQVRd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 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演示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从图上可以看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sQsAEJkW5T 2.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GMsIasNXkA 3.通过观察此图还可联想并提出,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等问题。 〖板书〗被动运输:由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边讲边列表〗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因为二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之处是都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不同之处是:前者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后者必须有蛋白质的协助才能实现。TIrRGchYzg 3.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运输方式 跨膜方向 自由扩散 高→低 协助运输 高→低 主动运输 一般:低→高 载体协助 消耗能量 物质举例 不需要 不用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 需要 不用 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 需要 用 K、Mg、Na 、Cl等带电荷的离子 +2++--〖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这是细胞的胞吞作用。这对于人体有防御功能,并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技能训练〗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2+

〖提示〗1.K和Mg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

+-

2.Na和Cl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

3.因为以上四种离子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较大,细胞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维持这种状况。 〖小结〗见上表。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D。 2.A。 拓展题

低温环境肯定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温度会影响分子运动的速率,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组成细胞膜的分子的流动性也会相应降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也会因有关酶的活性降低而受到抑制。这些都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7EqZcWLZN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章教学设计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三、教学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x7wc8ticc3ibqw7s1xb7s7tu43p3900ts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