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统编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总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二、辨一辨 1、出示P11图画

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补充阅读 P11 《小辞典》 3、出示P12 《一个残疾儿童的信》

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么办?4:小结: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三、说一说:

1、读一读小故事,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阅读P14教材,班级讨论交流

3、师:国家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了许许多多的益事——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等等。那我们能为这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做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四、全课总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3.生死不离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 2.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3.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受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勇敢顽强,对同伴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爱,引导学生理解生死不离的深刻内涵,坚定与同学、亲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生死不离的信念,学会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了解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过程:

一、感受灾难,感知生死不离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生死不离》。板书课题。 2.美景再现:课件播放地震前美丽的汶川景色。 3.重温惨状:课件播放地震后惨景的图片。

4.谈感受:你从这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地震的发生就意味着什么? 5. 创设情境,模拟选择:假如你在逃生时遇到需要救助的同学,会怎么做?(课件播放警报声)

过渡: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抗震救灾小英雄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个个生死不离的感人故事。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其中的一位。 二、走近英雄,感悟生死不离

1.学习小英雄林浩事迹。

⑴出示林浩相片。师简介林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供的资料,在最感动的地方作记号。 ⑵汇报林浩在地震中做了什么最让你感动,你想对他说什么。启发思考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2.学习其他小英雄事迹。

⑴其实在这场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小英雄还有很多,请大家自由阅读搜集的资料,寻找你心目中的英雄。学生读资料。

⑵小组内交流,互相说一说小英雄的故事。 ⑶汇报。师评价。 ⑷地震过后,许多媒体对他们做了采访,他们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小英雄相片和语录,学生读语录。启发引导:如果你就是他们在地震中被压在废墟中的同学,听了他们的话,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

小结:是啊,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英雄,在生死危急的关头,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生命最重要,有的同学却在积极自救的同时想方设法地求助同学,甚至不顾个人安危,不抛弃、不放弃同学的生命,与他们生死不离!这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3.了解新闻。为了弘扬他们这种抗震救灾、生死不离的精神,由中央文明办等部门授予林浩等同学“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称号。(出示相片) 三、传递爱心,深化生死不离

1.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援助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你们看——播放相关视频。

2.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你曾经做过什么?当你把钱投进捐款箱时是怎么想的?你希望能帮助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我们能做的并不仅仅是捐款,哪怕只是在心里默默为灾区人民祈祷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过渡:地震已经过去了三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爱心人士的捐助下,灾区人民建起了新的家园,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一切,只因有爱。

3.爱心的传递不一定只有在灾难时才有,这种关爱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和你身边的人一定都有过互相关爱的经历,让我们一起分享。指名说。

4.无论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大地震,甚至类似的灾难有可能还会再发生,但无论发生什么,我坚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不离不弃,生死不离(齐说)。正如一首歌的歌词这样写道。(出示歌词,配乐,师生齐诵)

5.爱心的传递永远没有终点,同学们,让我们拿出纸和笔,把我们心中最美好的祝愿写下来吧!

学生写心愿,指名读,上讲台贴在大红心里。

6.一个个心愿串起了爱的祝福,点燃了爱的火炬,大地不会忘记,汶川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世界更不会忘记!让爱延伸,让心传递,我们永远——生死不离(齐说)

手拉手,播放歌曲《生死不离》。

4、伸出我的手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侧重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风尚,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对于小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体验,也不理解那些在贫困地区生活,或因天灾人祸、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苦恼。教他们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别人,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课是根据这一主导思想增设的。 教学要求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3、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4、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2、 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教学准备:歌曲、图片、小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二、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1.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师:与之相比,我们可以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那此时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呢?谁能来说一说

我曾经遇到 ( ) 我在电视里看到 ( ) 我在报纸上看到 ( ) 我听爸爸妈妈说的 ( ) 我在网上查到的 ( ) 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学一学

自读P16《我怎么办》 1.小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小结:

当燕燕父母身患重病的时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非常痛苦,此时,我们应该为他们献上一份爱。这爱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精神的鼓励和心理的安慰。 3、阅读P17上的日记(同桌互说感受)

4、讨论:如果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 5、阅读P18上三段场景文字,小组说一说我该如何做? 四、读一读

全班带有感情的朗读小诗《手》 五、总结

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艰难和不幸中的人。当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别忘了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统编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 

2、总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二、辨一辨1、出示P11图画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2、补充阅读P11《小辞典》3、出示P1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wmpj1c56977xpo5846y5ap1c1kzfj00qd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