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与身家哪个更为切己?身家与财货哪个更为重要?得失损益如何把持得定?过分的贪欲必然连接着庞大的破费,过多的持藏必然导向沉重的损失。所以,懂得自我满足就不会有挫折,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可以长久行进。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欠缺,但运营施展的作用不会衰败;大道的充实好像很空虚,但运营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大道的直捷好像很曲折,大道的灵巧好像很笨拙,大道的善辩好像很不善言辞。运动可以消解行为体的寒凝僵结,守静又可以消去行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热浊。谐和稳态是天下动荡摇摆所围绕的中心。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国家的运行合于道,连战马都可以还田耕种;国家的运行不合于道,战马只能在战场的恶劣环境生产。祸害莫大于不懂得自我满足,罪过莫大于偏执性的贪求。所以,懂得自我满足的富足,是长

26

久的富足。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离开“家园”,也可以懂得怎么去经行天下;不向外感知察辨,也可以证解到道的境地。越是出离“家园”成为“专名”涉于专途,他的明辩能力就越是狭小。因此,圣人不待践行就有所自知,不待实察就已自明澈,不必多作多为也可坐收事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矣!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从事于学则随之以各种附赘的日益增加,从事于道则随之以附赘的日益减少。减少又减少,最后就到了什么也不僵持固着的无为境地。无为就可以因顺自然而无不为。执掌天下,最好是放之自然而让它无所事事。如果为遂行欲利而肆加驱使,那是不足以执掌天下的。

27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恒常不变的思想主张,他以百姓的思想主张为思想主张。百姓的主张,合于自己的价值观的,予以善待;不合于自己的价值观的,也予以善待。这样就可以得到人们的共同善待。百姓的观点,自己认为正确的,予以信任;自己不认为是正确的,也予以信任。这样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共同信任。圣人在天下,忍气吞声似的为了天下而使自己陷于糊涂。百姓们聪明而自觉,圣人则像慈母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

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出离维生之道就入于速死之途。人世间,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因为行举失道而自速其死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自执过高而导致奉养所需过重。据说,善于维护生命的人,在陆上行走不会遭遇凶恶的犀牛和

28

猛虎,即使参加战争,也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对于他,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猛虎于其身无处伸爪,武器于其身无处显露锋芒。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可以让人致其于死命的要害部位。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纷呈其形,情势使其如此。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而珍重德。道之所受尊崇,德之所受珍重,并不是因为什么强制与逼迫,而是平常自然如此。所以,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发育,使万物自立、成熟,使万物都得到润养与庇护。生育它而不拘系自有,成就它而不执为仗恃,得尊重而不肆行主宰,这就叫做有了无限深厚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天下万物都有所本始,大家都以这个本始作为生存所依归的母

29

体。靠向这个母体以认识各具体存在,认识各具体存在仍体守于这个母体,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堵塞收受余食凭恃的管道接口,关闭纵容自己出离无名而特化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毛病;收受余食凭恃而谋求事业的成功,终身都不可救药。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是行为者内在明澈的表现;能柔弱灵动地因应而行,体现了行为者真正的强健。发射探测之光,反馈给明澈的自体,有效地避免各种祸患,这就叫做内在于生存的恒常。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确有所知,我就要奉行大道,并小心戒备地避免行入邪道。大道很是平易,而有人却总是喜好小道。一方面是朝政败坏,农田荒芜,仓廪空虚,一方面却是鲜衣美饰,利剑随身,饱食而厌,搜刮过多的财货去浪费。这实在是强盗式的统治者,这是不合于道的啊!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30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译文】声名与身家哪个更为切己?身家与财货哪个更为重要?得失损益如何把持得定?过分的贪欲必然连接着庞大的破费,过多的持藏必然导向沉重的损失。所以,懂得自我满足就不会有挫折,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可以长久行进。《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wht949bd11qw0b8dn8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