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钢合金化概论
1、什么是合金元素?钢中惯用合金元素有哪些?
为合金化目加入其含量有一定范畴元素称为合金元素。
Si,Mn,Cr,Ni,W,Mo,V,Ti,Nb,Al,Cu,B等。
2、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γ-Fe中有较大溶解度并稳定γ固溶体元素称为奥氏体形成元
素:Ni、Mn、Co,C、N、Cu;无限互溶,有限溶解。
在α-Fe中有较大溶解度并稳定α固溶体元素称为铁素体形成元
素:Cr、V,W、Mo、Ti。
3、合金元素在钢中存在形式有哪几种?
固溶体、化合物、游离态。(其中,化合物分为: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非金属夹杂物)
4、哪些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哪些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Zr、Ti、Nb、V;W、Mo、Cr;Mn、Fe(强->弱) 非K:Ni、Si、Al、Cu。
5、钢中碳化物按点阵构造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合金渗碳体?特殊碳化物?
1)①简朴点阵构造:M2C、MC。又称间隙相。 特点:硬度高,熔点高,稳定性好。 ②复杂点阵构造:M23C6 、M7C3 、M3C。 特点:硬度、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2)合金渗碳体:当合金元素含量较少时,溶解于其她碳化物,形成复
合碳化物,即多元合金碳化物。如Mo,W,Cr含量较少时,形成合
金渗碳体。 3)特殊碳化物:随着合金元素含量增长,碳化物形成了自己特殊碳化物。VC,Cr7C3,Cr23C6。 6、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1、K类型形成 K类型与Me原子半径关于。
rc/rMe < 0.59 —简朴构造相,如Mo、W、V、Ti; rc/rMe > 0.59 —复杂点阵构造,如Cr、Mn、Fe 。 Me量少时,形成复合K,如(Cr,M)23C6型 。 2、相似者相溶
形成碳化物元素在晶体构造,原子尺寸和电子因素都相似,则两者碳化物完全互溶,否则就有限互溶
3、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 4、Nm/Nc比值决定了K类型
5、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越难,汇集长大也越难。 7、合金元素对铁碳平衡相图影响。
1对临界温度影响 a)Ni,Mn,Co,N,Cu,等元素扩大A相区,减少A1,A3点 b)其她元素扩大F相区,提高A1,A3点 c)大多数Me使ES线左移,即Acm增长
2对E,S点位置影响 所有合金元素都使E,S点向左移动
8、为什么比较重要大截面构造零件都必须用合金钢制造?与碳钢比较,
合金钢有何长处?
1)由于大截面构造零件规定强度,淬透性高,韧度好,碳钢无法
满足
2)长处:晶粒细化,淬透性高,回火稳定性好,能满足特殊需要,
综合性能满足高性能规定。
9、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影响?
1)Ti、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制止奥氏体晶粒长大作用明显,W,Mo作用中档。
2)C、N、B,P等元素增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3)Mn在低碳钢中有细化晶粒作用,在中碳以增进晶粒长大 4)Al,Si量少时,制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含量较大时,增进高温α晶粒长大
5)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影响不大 10、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影响?
淬火合金钢进行回火时,其组织转变与碳钢相似。但由于合金元素加入,使其在回火转变时具备如下特点:(1)提高淬火钢回火稳定性 (2)产生二次硬化 (3)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
一、对马氏体分解期影响
低温回火:C和Me扩散较困难,Me影响不大;
中温以上:Me活动能力增强,对M分解产生不同限度影响: 1)Ni、Mn影响很小;
2)K形成元素制止M分解,其限度与它们与C亲和力大小关于。
这些Me↓碳活度ac,制止了渗碳体析出长大;
3)Si比较特殊:< 300℃时强烈延缓M分解。
二、对残存奥氏体转变影响 当回火温度达到200℃以上,会发生残留奥氏体分解,遵循过冷奥氏体恒温转变规律,但转变仍不完全 三、对碳化物析出影响
1)碳化物汇集长大 Si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有较好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