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的推销光棍的选择
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4
媒婆的“推销” 光棍的“选择”
现在绝大多数的所谓创业者,都完全把这四者搞糊涂了。他们认为“我有点子,我就是发明家、创业者,然后你给了我钱,进了我的账户,我就可以去做一切自己喜欢的创业了”。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的创业成功四要素
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三个光棍汉。第一个光棍20岁,第二个光棍30岁,第三个光棍已经40岁了。除了年龄上的差距之外,他们都一贫如洗。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媒婆,媒婆先找到20岁的光棍,向他“推销”老婆。这个年轻人问了很多关于姑娘的长相、身材、学历、家庭背景等问题,最后20岁的光棍拒绝了这门婚事。
媒婆又找到30岁的光棍,30岁的光棍非常现实,他问了一些关于姑娘是否离异、有没有智障、会不会做家务、能不能生孩子之类的实际问题,最后30岁的光棍答应“考虑考虑”;媒婆最后来到40岁光棍的家里,没等媒婆把姑娘的情况介绍完,40岁的光棍就急不可待地问:“什么时候可以结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0岁的光棍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抓住眼前的机会,否则他将打一辈子光棍。他的选择是无奈的、被动的,也是迫不得已和必须全力以赴的。
在管理学上,把促使光棍做出选择的动机叫做缺失性动机。
甘肃省会宁县被称之为“状元县”,十几年来,会宁县一共考取了20多万名大学生,其中的一所小学就走出去20多名硕士和10多位博士!当记者深入学生中间去探究缘由时发现,促使这些孩子拼命学习的目的只有一个:去一个有水的地方!
这也是缺失性动机。
我们习惯于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下海经商并取得成就的人的成功因素理解为“胆大”。实际上在这些“胆大”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某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本能。他们急于改变自己当时的生活条件,急需改变自己的生活窘境。这种因对现实生活强烈的不满足和对物质生活严重的缺失,最终驱使他们“铤而走险”并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无论是古代徽商胡雪岩,还是现代徽商余渐富;无论是4000元起家的史玉柱,还是40元闯荡江湖的郜银河。在这些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性:巨大的现实差距、强大的缺失动机和强烈的、渴求改变命运的本能。
与之相反的是“富二代”,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苦难,没有体味过父辈的辛酸。他们习惯于安逸奢侈的生活条件,与生俱来的是丰富奢华的物质基础。自然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动机和动力。
其实,企业经营也是一样。一个脱离了生存危机的企业、一个稳定了利益收入的企业,甚至一个已初具规模、小有名气的企业,如果不能够迅速找
到企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它同样会因缺少成长动机和发展动力而慢慢停滞,并最终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