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 ) 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 )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 ( )
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
2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 ( )
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 ( ) C.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D.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 )
2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
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 ( )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 ( ) C.只会创造新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 ) D.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
11 / 23
3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 ) C.一般等价物固定为货币 ( )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 )
31.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 )
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 ) 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 D.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
32.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 ) B.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
C.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 )
D.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
12 / 23
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
B.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 ) 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 )
D.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 )
34.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是指:() A.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 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起点 ( ) C.剩余劳动时间的起点 ( ) D.必要劳动时间的终点 ( )
35.绝对剩余价值是:()
A.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 )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
13 / 23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 )
3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 )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 ) 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 D.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
37.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 (√) B.相对剩余价值 ( ) C.超额剩余价值 ( ) D.利润 ( )
3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不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 ) B.资本家的赚钱程度 ( ) C.固定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 )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
39.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指:()
14 / 23
A.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 ( ) B.价值规律 ( )
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 ) D.剩余价值规律 (√)
40.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 ) C.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 )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 )
41.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 )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 ( )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 D.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 )
42.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 ) 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 ( )
15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