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教育现状及对策
江学谦张荣勤
【摘 要】【摘要】我国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环保教育责无旁贷。中小学地理教师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挖掘教材,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环境保护知识,通过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地理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保护教育;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引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1]地理课程旨在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一、学校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
1.我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系统紊乱,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和环境问题。
以此同时,我国环境恶化趋势仍未根本改观。森林资源锐减,酸雨频发,水土流失面积急剧扩大,耕地面积逐日缩小。调查显示[2],全国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成为影响地方稳定的重要因素。
2.学生环境意识令人堪忧。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却令人堪忧。有关地区学生环境意识状况调查显示,59.5%的学生把废旧电池作为生活垃圾随手丢弃;[3]20%的中学生认为保护环境不重要,在回答植树造林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是否会产生影响时,45%的中学生回答“不会”。[4]
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环境保护行为,更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中小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群体,往往牵动整个家庭、整个社会,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己经迫在眉睫。
二、地理学科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1.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密切相关。中小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理应承担着环境保护教育的责任。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5]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6]环境保护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协调人地关系,保护、改善和创建人类生活环境。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地理课程与环保联系最为密切,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最为紧密。
2.可持续发展是地理课程的指导思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负面影响后代人满足需求,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模式,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的发展。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问题正是人类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没有协调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现代地理学的重要课题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生态系统失衡,所有这些危机的产生都跟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能源和资源时没有“可持续”、没有“环保”有关。
[7]
3.环境保护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七个模块组成,“环境保护”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模块。[1]
三、创新形式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1.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知识。立足课本,挖掘教材。地理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内容,不少地理知识本身就是环境知识。教师要以现有的课本内容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地理教育与环境保护教育“双长双赢”。
用好课堂,穿插知识。课堂教学是环境保护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目前,中学地理课时较少,加上地理课程本身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用好课堂,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穿插、扩展,使得课堂紧张有序。
紧扣实例,拓展思维。在挖掘教材的同时,应当参透“渗透”二字,适当补充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环境问题实例,认真剖析重大环境事件影响和危害,提高学生对“环境”的敏锐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课外活动,深化环保意识。开展环境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工业园区;调查家庭、学校及其他单位的用水状况,设计节约用水方案;调查学校环境问题或本地区突出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