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作者:王涛
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越来越高,近年来贫困大学生比例不断增高,他们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就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87-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越来越高,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中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探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做好这个群体的思想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 1.自卑感、负疚感、焦虑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者城市低保家庭,他们成长环境特殊与身边同学相比经济上存在巨大差距,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时他们努力通过取得优异成绩来维护个人尊严,然而这种强烈的自尊心常会导致情感脆弱,一旦遇到挫折,便陷入深深的自卑当中长时间不能自拔。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显示,60%以上的贫困大学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学生感到自卑,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及师生善意的同情[1]。引起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主观原因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对个人期望值降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悲观失望心理。客观原因是经济生活压力以及人际交往不良。
贫困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实经济困难短时间难以摆脱,使得他们内心比较脆弱。他们想通过获得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赢得个人尊重,可往往因为学习基础薄弱、方法不当,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有时甚至事倍功半。残酷的现实和种种不如意一齐袭来,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挫败感,同时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有心回馈父母却无力改变现实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心生愧疚,难以自拔。
焦虑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情绪,而贫困大学生出现的情况较为明显。因为家庭常常无法供给足够的学习生活费用,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得不到可靠保证由此引发焦虑情绪。有的学生因暂时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焦虑,有的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个特殊的群体又会认为自己没有好的关系背景,害怕找不到工作而焦虑。他们经常处于由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缺失、挫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形成的紧张、不安、焦虑的消极情绪体验之中。如果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