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核心素养分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输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循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注意胶体的有关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①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特别提醒】“基”与“官能团”“原子团”的区别
①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如—CH3、—CH2—(亚甲基)、—CH2CH3。
①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CHO、—COOH、—X(卤素原子)等。
2①“基”和“官能团”呈电中性,而CO23、NO3、SO4、NH4等原子团可带负电荷或正电荷。
-
-
-
+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①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
元素――→?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同素异形体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①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①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 铝热剂等。
知识点二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1、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第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