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主要从事杏鲍菇的栽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中一、农林业2、农产品基地建设,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4.9选址合理性分析
(1)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云霄县火田镇圆峰村,周边均为农业用地,项目从事杏鲍菇的栽培因此符合规划要求。项目持有《云霄县农村土地承包合同》,项目用地合法。
(2)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项目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均可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也可满足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功能区划要求;纳污水体火田溪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经妥善处理后,可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3)与周边环境相容性
项目选址于云霄县火田镇圆峰村,与敏感点间均有林地相隔,项目生产设备均选用国内外低噪声、低能耗的先进设备,原材料的来源、运输、使用及污染的排放均进行严格的控制,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因此项目的选址与周边的环境基本相容。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建成后污染物经治理达标排放后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点的贡献量较小,影响不大,当地环境质量仍能维持现状,并达到相应的功能区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容性较好,选址基本合理可行。
4.10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项目厂区分为栽培区(接种室、冷却室、培菌房、出菇房)、仓库、办公区、生活区,厂区大门进去即为办公区,办公区西侧为生活区、栽培区位于地块北侧,原料仓库位于项目地块东北侧、包装材料仓库位于项目地块西南侧,各功能区之间紧密连接,生产联系方便,可节省能耗和投资。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项目总平图详见附图4。
五、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枝条浸泡清洗废水、锅炉废水、冷却水及生活污水。 锅炉废水及冷却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近期枝条浸泡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与生活污水一同经“隐化池+SBR”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排放,远期待城区污水管网接入后枝条浸泡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与生活污水一同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三级标准排入污水管网,项目废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2声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项目现场检测,项目运营期间厂界噪声如下表所示:
表5.2-1 项目运营期间厂界噪声监测数据一览表
测点 1# 2# 3# 4# 测点位置 项目东侧厂界 项目西侧厂界 项目北侧厂界 项目南侧厂界 测量结果(dB) 昼间 52.7 53.2 51.6 53.6 夜间 42.4 43.3 42.8 43.8 昼间标准:55dB 夜间标准:45dB 备注 根据表5.2-1,项目运营期间厂界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1类标准。项目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3废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锅炉废气以及食堂油烟。 (1)锅炉废气
项目高温灭菌过程中使用1t燃生物质锅炉提供热压,锅炉废气中主要污染物 为烟尘、SO2、NOX。
根据工程分析锅炉废气烟尘产生浓度为6025.37mg/m3,SO2产生浓度为81.89mg/m3,NOx产生浓度为163.58mg/m3。锅炉废气拟采用水膜除尘器处理后经25m高烟囱排放。处理后烟尘排放浓度为60.89 mg/m3,SO2排放浓度为81.89mg/m3,NOx排放浓度为163.58mg/m3。可满足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Ⅱ时段二类区燃煤锅炉标准及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规定的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因此经处理后锅炉废气近期、远期均可满足相应标准,对环境影响较小。
(2)食堂油烟
该项目设有食堂,厨房工作时产生油烟废气。油(烹调油)废气成分比较复杂。据相关报道(王凯雄、朱杏东,烹调油烟气的成分及其分析方法,上海环境科学,99年11期),油烟气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烷烃和烯烃;其次是醛类化合物(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其中己醛含量较高,另外庚醛的含量也较高;再次是酮、脂、芳香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
本项目厨房油烟经复合式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由烟囱高空排放,油烟产生量为19.6g/d,产生浓度为4.9mg/m3,食堂油烟经效率8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油烟排放量为3.96g/d,排放浓度为0.98mg/m3,小于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mg/m3,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
烟囱出口朝向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排烟系统应做到密封完好,禁止人为稀释烟囱中污染物浓度,油烟排放高度不得低于所在建筑物最高位置。
通过采取油烟净化措施,同时保持与敏感建筑(较多人群活动)的距离,该项目设置的厨房所排放的油烟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5.4固废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培养基废渣、锅炉灰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及生活垃圾。
项目培养基废渣一部分作为生物质燃料用于锅炉燃烧,剩余部分作为有机肥外卖;项目锅炉灰渣产生量约为50t/a,集中收集后送给周边村民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项目整改后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约为0.5t/a,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项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经综合利用和合理处置后,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六、退役期环境影响
6.1 原料处置
项目所使用的原料可出售给其他企业,对环境无影响。原材料在暂保存期应设专门地点存放,专人看管。
6.2 设备处置
项目退役后,其设备处置应遵循以下两方面原则:
①在退役时,尚不属于行业淘汰范围的,且尚符合当时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策的设备,可出售给相应企业;
②在退役时,属于行业淘汰范围、不符合当时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策中的一种,即应予以报废,设备可按废品出售给回收单位。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退役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七、运营期污染治理措施评述
7.1废水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废水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化粪池出水不能达到一级标准,因此项目需整改,整改后拟采用“隐化池+SBR”处理装置,项目锅炉废水及冷却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近期枝条浸泡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与生活污水一同经“隐化池+SBR”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排放。枝条浸泡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SS去除率可达60%以上,则枝条浸泡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SS浓度约180mg/L。
“隐化池+SBR”污水处理工艺简介如下:
废水经集水池后,进入隐化池,沉淀后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悬浮物。沉淀后的废水采用序批活性污泥法(SBR)处理,达标排放。剩余污泥进入隐化池的消化室,与沉淀的悬浮物一同厌氧消化。这种工艺能够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又可减少生物污泥的量,且隐化池本身又有污泥消化的功能,可免去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且运行操作简单。
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该处理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排放标准见下表。废水 集水池 泵 隐化池 SBR池 排放 表 7.1-1 废水处理效果及排放标准一览表 (阶段BOD 氨氮(mg/L) SS(mg/L) 5mg/L) CODCr(mg/L)隐化池 进水 148 359 22 199
食用菌生产项目一环评报告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