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人本主义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 (2)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想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2、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
(1)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包括认知、情感参与; (2)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3)学习是渗透性的,他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 (4)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学到了什么。 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
(1)学生中心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2)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重视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建构主义的思想核心: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怀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二)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所以,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构建性。
建构,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同化和顺应的统一是知识建构的具体机制。
(1)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2)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构建者。 2、学习的社会交互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合作学习: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学习形式,它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小组,其关键在于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沟通、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3、学习的情境性:布朗“认知学艺模型”强调要把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
构建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挂起钩来,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