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问答
一、规定入院多长时间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答: 48小时。 二、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答: 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为多重耐药菌。 三、法定传染病分几类?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
答: 1、法定传染病分三类:甲类、乙类、丙类;甲类传染病分哪两种?鼠疫、霍乱。
2、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为2个小时; 3、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为24小时。
四、卫生手和外科手清洗后监测的标准分别是?
答: 1、卫生手为≤10cfu/cm2; 2、外科手为≤5cfu/cm2。 洗手不可忽视的部位有哪些?
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必要时手腕。
五、手卫生指征: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
六、安全注射三要素包括哪些?
答: 1、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2、对实施注射者无害;
3、注射产生的废弃物对他人无害。
七、对临床使用的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年应当监测几次?灯管强度低于多少须更换?
答: 1、两次。 2、70 UW/cm2 八、医疗废物分几类?
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九、职业暴露分几类:
三类: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
八、医院感染暴发定义:
1、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九、标准预防定义、感染暴发报告时限,、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一、监测:
院感科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并负责实施,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通过监测并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倾向和隐患,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1、医院感染暴发的院内报告程序与时限:
(1)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的所在临床科室,应由经管医生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并在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加注“紧急报告”字样并于1小时内送交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手上或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如遇公休日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当面递交紧急报告卡,应报院总值班,院总值班报告带班院领导并通知院感科负责人。
(2)微生物室在短时间之内,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如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
肠球菌)等,务必在1小时内电话或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如遇公休日或其它特殊
原因不能以电话或当面方式进行报告的,应报院总值班,院总值班报告带班院领导并通知院感科专职人员。
(3)在收到报告后,院感科专职人员应在1小时之内向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电话报告,此外还应同时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及总务科进行通报,以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医院感染暴发上报程序与时限:
非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由院感科填写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表并按程序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感染暴发除院感科按感染暴发程序报告外,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1)我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合肥市卫计委及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我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合肥市卫计委报告,并同时向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三、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控制制度 1、应急响应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后,由事件发生科室负责及时、果断处置,立即上报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情况和卫生应急处置建议。同时,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措施。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组织做好卫生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并采取必要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本院区域内蔓延发生。 2、 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各临床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配合院感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经及感染因素;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最终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目的。对于一些无法及时明确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素的医院感染,也应根据暴发的特征当机立断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具体处置措施为
(1)控制感染源。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积极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隔离。
(2)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感染途径如空气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传播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置,去除和杀灭病原体。肠道感染病通过粪便等污染环境,因此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感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至关重要;而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
(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4)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科室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5)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科室今后的防范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要考虑其它科室有无类似情况,全面采取控制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
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得失。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 3、 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1)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加强临床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
(4)加强医务人员手的清洁与个人卫生,如指甲卫生等;
(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如消毒及无菌操作、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器械设备等;
(6)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7)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8)及时总结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9)开展对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