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九章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九章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

曹勤 段章丽 杨虹 姚辉 赵彩平

【教学目标】

1. 理解青年的个性变化。 2. 掌握青年的个性重建。

3. 理解青年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任务。 【教学内容】

1. 青年期的个性发展特点。

2. 青年期的个性重建的含义、内容、意义。 3. 青年社会化的概念,及其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本章概要】

本章的教学分为四部分:一是理解青年个性的发展;二是了解青年期的个性重建;三是掌握青年的社会化。 【核心概念】

青年个性;青年个性重建;青年社会化。 【知识结构图】 个性的概念 人生观与价值观

我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演变 青年性格的发展特点 青年气质的发展特点 青年期的个性重建

青年期个性重建的主要内容 青年期个性重建的意义 社会化的概念 青年社会化的内容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 青年社会化的任务

青年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1)青年的个性特点。 (2)青年社会化。 【教学难点】

(1)什么是青年个性重建 (2)青年社会化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导学前言】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变化对青年一生影响很大。

第九章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

第一节 青年个性的发展

一、 个性的概念:一般来说, 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三、青年性格的发展特点:这个时期青少年能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思维灵活性和权衡性。另外,青少年开始多方位的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表现出主动性和认知特征。青少年的性格特征从小学六年级出现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情绪的稳定性加强。体验更加深刻。青少年的意志特征在初二以后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在意志果断性上。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是有差异的,各个方面的特征方面都是有内在的联系。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活动中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青少年阶段是性格形成和实施教育的关键时期。 第二节 青年期的个性重建 一、青年期的个性重建:

二、青年期个性重建的主要内容 三、青年期个性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青年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青年社会化关系到青年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如何培养、造就青年一代。

二、青年社会化的内容 青年社会化内容的确定,应与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期待相吻合,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产生活技能 2.掌握社会规范 3.确立生活目标 4.培养角色能力

三、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 1.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家庭教育是社会化的起点,具有情感性和长期性、稳定性的特殊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家庭出身、家长教育方式、家庭组合模式等对青年社会化有重大影响;不适当的家教方法、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不良的家庭成员行为都将成为青年社会化的阻力。家庭教育中应着重抓好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三大环节。随着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结构中互动对象减少,家庭功能减弱,青年社会化出现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这实质上是青年社会化的要求与家庭提供社会化条件的低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重视青年社会化中的家庭因素。 2、学校

学校是青年社会化的正式组织,是青年社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正规性的特点,而且学校中的互动对象多样,关系结构复杂,相对于家庭来说,它是青年社会化的新环境。随着家庭功能的外移,学校的地位更显突出。学校为青年社会化提供了标准化、全面性的条件。。 3、同辈群体

为了满足交往、娱乐的需要,青年特别热衷于参加同辈群体的交往活动。同辈群体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作用明显提高,因为同辈群体往往以感情、兴趣爱好为基础,成员之间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相同的年龄阶段,相近的人生问题,彼此容易沟通,在交往和交流中能获得不少社会信息、思想观念,且成员中的观点看法和行为方式有着较强的感染力。要注意同辈群体中的“社团”现象。青年社会化的现代性内涵是培养青年的现代能力,增强现代素质,塑造现代人格,而时下一些社团(尤其是大学生社团)在构成类型、活动方式、活动范围等方面有脱离青年社会化现代性内涵的要求,应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进行引导。 4、大众传媒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大众传媒包括广播、影视、网络、通讯、报刊、书籍等,已经渗透到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媒是特写文化的载体和代表,而社会化过程就是文化的内化过程,青年在潜移默化中会根据大众传媒提供的参与框架来阐释社会现象。所以,大众传媒在扩大青年的知识视野,启迪智慧;培养道德品质,形成价值观念;更新提供角色参照群体;推进教育普及化、日常化、多元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庞大的文化思想为支持的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构造过程中使青年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不论是消费方式、审美情趣还是生活评价等都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一些低品位的传播内容也会禁用词语青年的精神状态,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青年社会化中的正向功能,要努力完善环境中的大众传媒体系,破除人际传通中的错误观念;要根据青年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社会化环境,分别配置不同的传媒,并通过社会中枢来控制其作用强度;要控制信息内容,使信息成为不同年龄阶段社会化者观念体系的形成要素。概言之,就是要促进正信息、正观念的流动,抑制负信息、负观念的传播。 5、社会实践

无数事实证明,青年的社会化要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是区分青年社会化与否的重要标准。禁用词语对青年成长的标准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社会化的,拿什么作标准呢?拿什么去辩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这个标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青年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青年社会化的任务: 1.学习认识自己的“心-脑-身”特征

2.学习体验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角色、社会身份,懂得体会成年人乃至全社会所给以青少年学生的关心与指导,强化青少年学生的理性思维、意志品格,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养成“自立、自理、自信、自学、自尊、自爱”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和“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优良素质。 3.学习与同年龄男女的新的人际交往,学习如何了解别人、如何赢得他人的理解与信任,学会与人合作与共事,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学会体会或体验到人情世故、人间友情,建立健康、平和、豁达、大方的情感。

4.学习养成健康用语(健康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在“重演讲、创论辩、精书法、善笔耕、会表达”的言语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语言表达行为与心身健康统一的情绪体验。

5.学习当家理财,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那里获得“对生活的态度”、“对钱物的态度”、“对贫困富裕的态度”、“对投资的态度”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指导,有信心实现经济独立。

6.学习了解社会职业的分工与选择专业的知识,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学会谋求理想职业或岗位的技巧、技能并发展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知识与能力,准备选择并从事自己理想的职业与事业。

7.学习面对人生境遇,学习“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应对逆境”,懂得人生过程与自然过程相比具有许多难以预料和把握的偶然因素,人生境遇或人生结局往往存在着顺境与逆境之两重性(这两者也是双向流动的、可变的、对立统一的)。不断进取、锻炼意志、刚毅不屈、乐观奋进。

8.学习认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实践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自觉地在“知——信——行”上不断向更加健康方面发展。

第九章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

第九章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曹勤段章丽杨虹姚辉赵彩平【教学目标】1.理解青年的个性变化。2.掌握青年的个性重建。3.理解青年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任务。【教学内容】1.青年期的个性发展特点。2.青年期的个性重建的含义、内容、意义。3.青年社会化的概念,及其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v4fd68sqd9jajr89md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