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课后练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C.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13.价值的特性是(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14.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 )

A. 认识来源于经验 B. 在经验的积淀中加深认识

C. 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 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1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6.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 )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 C.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应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D 2.ABC 3.CD 4.ABD 5.BD 6.ABD 7.ACD 8.ACD 9.ABCD 10.ABCD 11.ABC 12.AB 13.ABCD 14.BC 15.BCD 16.AB 三、辨析题

1.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问题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此观点错误。在认识论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

6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坚持可知论立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①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②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结合起来,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③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仅仅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把解释和说明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此观点错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就是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先于感觉和思想,感觉和思想只能来源于物质世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就是说先有人的思想,然后有感觉,再后才有物质世界,因此二者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而不是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3.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此观点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 4.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

此观点错误。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其客观性,工具真理观的实质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因而它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表现。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此观点错误。首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其次,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因主体的不同而有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6.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认识能力的一种科学的辩证的论断。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每一个人或每一代人总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发展程度的限制,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主观条件及生命有限性等条件的限制,他或他们所达到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因而是非至上的。

7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辩证统一的。一系列非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们的世代延续,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导致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又会导致思维僵化和绝对主义。

7.“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

此观点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真理没有阶级性,但是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或选择。

8.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此观点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其中,能动的认识世界是指人们根据其需要和价值取向能动地选择认识对象,并且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能动的改造世界是指意识通过指导实践,把意识所建构、所创造甚至所想象的精神的东西对象化,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创造世界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9.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此观点错误。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无限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即它要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四、问答题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3.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哪些条件? 4.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必要性和条件各是什么?

5.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谬误和失败?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7.如何理解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坚持这一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课后练习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C.效率原则D.公平原则13.价值的特性是()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14.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v1ai6edti5kaxd91bwp423gj8gjlb00kz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