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 七 年级 班 语文 教案
课 题 备课人 教 学 目 标 教材 分析 教学 三疑三探 模式 主 案 一、设疑自探(3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诗词课题总览并播放《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的音频文件,让学生通过音频的语调中,初步感受诗人的心境,带着这份心境去学习。 (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看到这些学习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12分钟) 自探提示: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2.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词语中可以看出。 副案(修改栏) 课时 共 课时 学法 自学 合作 探究 1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审核人 课 型 新授课 节数 授课人 日期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3、背诵古知识与技能 诗。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情感态度 趣。 重点 难点 品味、积累诗中的优美语言。 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答:重阳节 “九日” “登高”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展示 评价 1 2 3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三、质疑再探:(10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5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的习题共学生练习。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首句“登高”二字的作用? 答:紧扣题目中的“九日”。 2.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起什么作用? 答: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 五、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板书 设计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作业布置 教 学 反 思 背诵并默写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