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价值尺度”即 “满足人的需要”。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0.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的指导意义: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事实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第三章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的特点是: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依赖性表现在三方面:
(1)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3)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又表现在三方面: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规律,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4.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的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其重要作用。 5.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6. 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7.社会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准。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大大的改变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例。其二,改变人们的劳动形式。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9.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10.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1.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五)第四章
1.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积极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表现在四个方面:
(1)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5.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7.为什么说“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8.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六)第五章
1.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最简单、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2.为何“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益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之间也存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