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综合 A级 基础练
1.图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题号 1,2,9,10 3,4,11 7,8,12 5,6,13,14,15
A.①要加热处理,②要将提取物分别加入不同培养基,③要转入固体培养基 B.①不加热处理,②要将提取物先后加入同一培养基,③要用液体培养基 C.③要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可能有S型和R型两种菌落 D.③要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只有S型或R型一种菌落
解析:图中①是分离提纯,②是将不同提取物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注入S型菌DNA的一组中,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现S型和R型两种菌落。
2.已知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可引起动物致死性肺炎,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对动物无害。现从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出了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无荚膜细菌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注射到小鼠体内,则图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D )
解析:从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的物质中,只有DNA才能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使小鼠致死,故A、B、C都正确。D中虽然有DNA,但DNA酶会使DNA水解,致使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不能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从而小鼠应表现正常。 3.如果用
15
N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让其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放射性元素的是
1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 D )
A.外壳和DNA B.只有外壳 C.只有DNA D.不含有
解析:因为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时候只有其遗传物质能够进入到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边,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进行增殖,因此后代中不含有放射性。
4.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解析: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其中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5.艾弗里等人的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C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解析:艾弗里等人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标记,单独地、直接地去研究它们的作用。体外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两实验都没有突变和重组。
6.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32
32
A.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没有毒性
B.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2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C.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只有RNA和蛋白质
D.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
解析: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型肺炎双球菌,乙为R型肺炎双球菌,丙为噬菌体。S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选项A错误;R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选项B正确;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只有DNA和蛋白质,选项C错误;噬菌体是寄生的,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选项D错误。 7.如图表示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
A.T2噬菌体 B.乳酸菌 C.酵母菌
D.家兔
解析:无论什么生物,遗传物质只有1种,所以组成中五碳糖1种、碱基4种、核苷酸4种,只有A项正确。
8.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
解析:“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核酸来自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
9.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实验是 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 (2)依据上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 的假设。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3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 ,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 说明 。
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实现的,体外转化实验的假设是“DNA是遗传物质”。如果加入了DNA酶,DNA被分解,R型菌就不会发生转化。 答案:(1)艾弗里(及其同事) (2)DNA是遗传物质
(3)水解S型菌的DNA 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
(4)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B级 能力练
10.在甲、乙、丙、丁四组相同培养基上分别接种正常的R型菌、正常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基中只有S型一种菌落 B.利用培养的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时,R型菌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C.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4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D.甲、乙、丙三组作为丁的对照组
解析: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培养基中有S型和R型两种菌落;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时,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R型菌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证明某种物质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DNA。
11.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A.同时用含同位素S、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含同位素S、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
C.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沉淀物中
D.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要用S、P分别标记噬菌体。S只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P只能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时,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1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和DNA
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D.果蝇的1个精原细胞至少产生两种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精子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A项错误。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B项错误。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2种精子,D项正确。
13.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和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也是DNA,故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因为实验材料的选择,使结果的可信度更高,因此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5
32
35
32
35
3235
35
32
3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