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九节 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音乐教学设计
第十一节 《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 教学设计 第十三节 拉丁美洲音乐—— 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 《巴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第二十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十二单元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 爵士乐 第十四单元 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第十五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1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 冼星海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 第十八单元 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 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 演唱演奏音乐主题,在音乐中联想,听赏、分析、描述音乐,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或人文艺术之处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三) 在欣赏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聆听、学会分析、学会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
难点: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产生了哪 些联想与想象,揭示了哪些社会内容。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为重点曲目,《森吉德玛》为拓展曲目。 四、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
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用舞蹈或戏剧等形式,表演乐曲的主题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点评引导为辅。
(二)指导策略:运用比较法,分析两首作品《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音乐情绪以及音乐要素发挥了哪些作用?
2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一、 听音乐片段《高山流水》 二、 让学生说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导入 三、 翻开教材第4页。 四、 思考:为什么这些名人如此热爱音乐? 学生聆听,并说出故事内容。 学生看引言部分。 随着老师接下来的课,思考问题。 一、欣赏《草原放牧》、 《第六(悲怆)交响曲》。 (一)欣赏《草原放牧》 1.简要介绍《草原小姐妹》故事背景。 2.欣赏全曲。 新知 探索 3.提问:这首作品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1.引用作曲家的一段话:“我肯定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我从来没有像爱它那样爱过我的任何一部作品。”介绍作品背景。 2.欣赏全曲 3.提问:这首作品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4、教师总结 二、作品分析 (一)分别播放《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 1.两首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分析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2.指导学生演唱乐曲主题。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趣 在音乐中,寻找答案。 对理解音乐起辅助作用 了解曲目创作的时代、背景,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情绪。 运用比较法分析作品主题,对比性强,理解更透彻、直观 学生欣赏作品 学生说出故事情节 学生思考回答 具有民族特色,抒情性与叙 学生互相交流,分析音乐主题 《草原放牧》第一主题:“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具有内蒙长调的抒情性。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主题:哀伤的情绪 第二主题:明朗、抒情的情绪。 3
(二)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 事性相结合 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听老师介绍背景 学生思考回答:缓慢的哀歌 (二)认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学生演唱、感受 (三)结合主题,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作品中,发挥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思考:两部作品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 提问:你喜欢哪部音乐作品,为什么? 教师总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它······ 了解音乐要素的内容: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 师生共同探讨,对比两首乐曲中形式要素,发挥的不同作用。 说出作品名称,谈谈喜爱的原因。 深入理解作品主题情绪 学生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以及理解作品的能力 一、将你想像中两首作品最深刻的内容用散文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你能用其它艺术形式来表现《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拓展 曲》的音乐主题。 三、聆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是怎样的?联想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并分析形式要素在音乐当中的运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情、表现和创造,是本课 小结 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本课:“语言停止的时候就是音乐。” 学生绘画或写作 学生用戏剧或舞蹈等形式来进行表演。 乐情绪,想像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分析其形式要素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化。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乐曲的方法 总结本课,为将来的音乐鉴赏打下基础。 提问: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 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像力,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将音乐的形式要素溶入到作品分析中。初步学习鉴赏的方法,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4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一、学习目标:
1、聆听两个版本的《脚夫调》,比较舞台演出与原生态演唱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认同民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对人们普遍存在情感的真挚表达。
2、认真细致的聆听《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3、对民歌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对西北民歌—尤其是对“花儿”、“信天游”要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教学难点:
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三、教学内容:
《脚夫调》(陕西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刨洋芋》(山西民歌)、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人音社现有配套音像资源及教材资源。
(二)网上资源:直接搜索花儿及信天游、山西民歌等关键字。
有关青海花儿的论坛:http://www.qhai0972.cn
陕北民歌网址:http://www.ylei.cn/sbmgg.htm及http://www.zgya.com/zgya/sbmg.htm
等。
(三)影视音乐中的陕北民歌。如:《血色浪漫》、《信天游》等。 (四)教师能亲自演唱的西北民歌。 (五)学生搜集到的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教学方法
1.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展现个人专业技能,直观给与学生感受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民歌产生兴趣。
2.充分利用教学课件与视频资料,多给与学生提供民歌的信息资料,逐渐形成对民歌的情感,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3.建议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歌或问题导入,在此基础上去多听、多唱、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