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解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水平向右,作用点在木块重心上,如图所示:
29.(2019·江苏扬州)如图,是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半圆形量角器,将其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请你用作
图的方法找出重心O点的位置。
【答案】
【解析】利用悬挂法确定重心时,重心一定在悬挂点的正下方,延长细线,重心在该细线所在的直线上,又半圆形物体为对称图形,重心一定在对称轴上,作出物体的对称轴,两条线的焦点为重心O。
30.(2019·四川德阳)如图所示,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在图中画出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
用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由于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飞翔,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过雨燕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即是受力的示意图,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下图所示:
31.(2019·重庆B)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木块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重心在木块的几何中心处),从重心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G,重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32.(201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一瓶饮料静置在停止运转的传送带上,请在图中画出饮料瓶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图中的A点表示饮料瓶的重心)。
【答案】
【解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上,如图
33.(2019·四川乐山)如图所示,小翔站在滑板车上水平向左运动,不再蹬地后,最终会停止下来。将小翔
和滑板车看作一个物体,请画出此过程中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O点上)。
【答案】
【解析】将站在滑板车上的小翔和滑板车看作一个物体,不再蹬地后,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N的作用,又因为小翔和滑板车一起向左运动,所以还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F阻的作用,故受力的示意图如下:
34.(2019·四川德阳)小王同学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
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小王在实验中设置了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小王发现小车在
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推理:如是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
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
【解析】(1)通过观察实验中小车在不同光滑程度的斜面上滑行距离的远近知道,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就越远,所以,当阻力为零时,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5.(2019·四川乐山)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
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滑下,这种研究
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说
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
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__。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___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__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答案】(1)同一位置(或“同一高度”) 控制变量 (2)远 慢 (3)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4)C
【解析】(1)在实验中,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2)根据实验结果知道,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行驶的越远;
(3)进一步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摩擦力,而小车速度不再发生变化,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说明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个正确的定律,故C正确。
36.(2019·江苏连云港)船只停泊在岸边时,常常将缆绳缠绕在码头的立柱上,为什么缆绳要缠绕多圈呢?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展开了研讨,他们猜想:绕绳的圈数越多,绳和立柱间的摩擦力越大,且摩擦力与绕绳的圈数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棉线绕 的圈数 0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7.6 2.9 1.1 _____ 02 0.1 (1)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用棉线将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出其重力为7.6
N,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如图乙所示,将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棉线在铁棒上绕1圈,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 N,
老师告诉同学们,用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算出棉线和铁棒之间的摩擦力,随后同学们算出此时的摩擦力为4.7 N;
(3)逐渐增加棉线绕在铁棒上的圈数重复实验,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于0,并将有关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
.
摩擦力的大小F/N 0 4.7 6.5 _____ 7.4 7.5 (4)棉线绕3圈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示数为_____N,棉线与铁棒之间的摩擦是_____
(选填“静摩擦”或“滑动摩擦”),该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N;
(5)分析实验数据,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0之前,关于摩擦力与绳子缠绕圈数之间关系的探究结
专题05 运动和力-2019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