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3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亮、机、台”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 难点: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出示荷叶图片) (1)啊,放眼望去,小池塘里到处都是——(引导学生说出“荷叶”) (2)想一想:荷叶可以当什么?(可以当伞、扇子等) 2.揭题,齐读。(板书课题:荷叶圆圆)1.自由说一说。 荷叶是的,是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语。
(1)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 (2)引导识字,传授识字方法。 (3)去掉拼音读。 3.熟记生字。
(1)动作演示,识记“摇”“躺”“唱”等。 (2)认识身字旁。
三、学习文本,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荷叶都有哪些朋友。 2.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朗读。
师:荷叶有什么样的特点?(圆圆的,绿绿的)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出示苹果的图片)师:你能不能模仿这句话说一说苹果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练习说话)指名说一说。
3.学习第2自然段。
师:荷叶的第一个朋友是谁呢?(小水珠)
1
出示水滴荷叶图,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小水珠是怎样附在荷叶上的?(躺在荷叶的叶面上)
(出示“摇篮”的图片)师:摇篮是小宝宝睡觉用的,小宝宝睡在里头舒适又安全,那么我们的小水珠躺在里头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安全又舒适,惬意的)谁来说一说,读一读。
师:小水珠是透明的,阳光照射在水珠上,小水珠就会闪闪发亮,课文中是怎么形容小水珠闪闪发亮的?(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你们觉得小水珠可爱吗?你喜欢这个朋友吗? 4.指名读第2自然段,全班齐读。
5.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分段读第1、2自然段,达到熟读,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2.指导书写。
亮: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口”字要写得小而扁,下方“几”的撇、横折弯钩不能超出上方秃宝盖。
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台:上下结构,“口”要写得上宽下窄。
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微风吹拂下的荷叶美景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荷叶圆圆》,齐读课题。
2.你们瞧,圆圆的荷叶多漂亮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荷叶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指名读)
二、走进文本,读中感悟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荷叶的第一个好朋友——小水珠,你们还记得它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去认识荷叶的其他几个朋友吧!
1.学生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齐读第3自然段。
(1)师: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小蜻蜓。小蜻蜓说荷叶是它的什么?(停机坪)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停机坪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停机坪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学生识读生词“停机坪”。
(2)师:小蜻蜓就像飞机一样,停在荷叶上,荷叶对于蜻蜓来说很大很宽阔,所以小蜻蜓可以展开它透明的翅膀。
(3)带着对荷叶和小蜻蜓的喜爱,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出示图片“歌台”,点明小青蛙爱唱歌的特点。那么小青蛙的歌声是怎样的?(呱呱)
(2)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5自然段。
师: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荷叶帮助小鱼儿挡住太阳光,所以荷叶是小鱼儿的“凉
2
伞”。
5.分小组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
6.你最喜欢谁?角色扮演你喜欢的小动物,向大家说明荷叶是你的什么,你可以在荷叶上面或下面做什么。
7.分角色朗读表演全文,体会快乐。
三、开心写字,学写句子
1.教师指导,学写生字。
(1)体会、描红,寻找关键笔画。 (2)教师展示范字,提示关键笔画。 朵: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美:由“”和“大”组成。
鱼:斜刀头要小,中间“田”上宽下窄,最后一笔长横要长而有力,托起整个字。 (3)学生根据提示再临摹。 2.学写句子。
(1)出示例句“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同学们说一说句子有什么特点。 (2)出示图片,学生自由仿照例句,写一写。 (3)同学互评,谁写的句子最好。
教学板书:
13荷叶圆圆小水珠的摇篮
小蜻蜓的停机坪 小青蛙的歌台 小鱼儿的凉伞
教学反思:
让学生扮演小动物的角色无疑是这节课的亮点,只有让学生亲身去扮演,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快乐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夏天。在角色扮演中,可创设多种情境,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生命的体验。多种情境的创设,多元化的个性阅读,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