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的课程改革主张: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目标、要求具有明确的认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主动、积极领会学习的内容,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以下结合有关案例作简要评析。 一、自主学习
案例一(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1.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看到课题,你们想学些什么?”
2.学生根据课题联系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经过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生1:“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 生2:“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生3;“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将学生所说的问题展示出来,
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评价: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述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本节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不是以往的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得到的,而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因而学生在探索知识时积极性受到最大地激励,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学习中,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二(互质数的概念教学)
1.教师:“组成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要质数吗?” 生:“不一定。”
2.教师:“有哪几种情况?”(小组讨论) 生1:“两个都是质数。”
生2:一个是质数,另一个是合数。” 生3:“也有可能两个都是合数。”
3.教师:“我们再讨论一下互质数、质数和质因数有什么区别?”
生1:“质数和质因数都是一个数,而互质数是两个数。”
生2:“质因数一定是质数,而互质数的两个数有可能不是质数。”
评析:许多有经验的数学教师认为:越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越是要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小学的数学概念比较多,而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这类课时,教师都感到头疼,学生也学的茫茫然。这节课采用了小组谈论,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把原来容易混淆的概念逐步清晰,并理解互相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了该节课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
案例三(相遇问题应用题的复习)
学生练习: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9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骑摩托车每分钟行600米,乙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10分钟后……
教师:“你能求什么问题?” 生1:“10分钟两人共走多少米?” (全体学生练习后交流)
生2:“10分钟甲比乙多行多少米?” (全体学生练习后交流)
生3:“甲、乙还有多少米相遇?” (全体学生练习后交流)
……
评析: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而相遇问题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两个运动的较复杂的应用题。本练习题的各个问题都是由学生提出,进而根据问题进行计算。利用一道练习,把相遇问题中要掌握的知识全部包含在里面,可谓“一叶知秋”,既减轻学生练习的烦琐,又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问题的提出由学生完成,让他们确定解题的方向,为正确迅速解答相遇问题夯实了基础。 案例引发的思考:
三种学习形式,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的学习,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与被动学习是相对的。研究性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发现的方式来得到知识和技能,它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是相对的。合作学习强调以学习小组为依托,以群体的分工、协作特征来进行学习,它与独立学习相对。三种学习形式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学习价值取向。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自主地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其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助、分享的精神,为其在社会性的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