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09064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内含叶绿体)组成的,保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厚度不同,靠近气孔一侧的壁较厚,靠近表皮细胞一侧的壁较薄。当叶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较薄的外壁比内壁扩张的多,气孔便张开,叶内的水分便散发出来。当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细胞壁恢复原状,气孔关闭。

4、树木为什么到了冬天会落叶 ?

在北方,天寒地冻,根吸收水分很难,而树叶的蒸腾作用却照常进行.树木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脱落叶子,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5、刚移栽的植物为什么会出现萎蔫现象?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于根吸收来的水分,造成体内处于失水状态.

如何防止? 1.剪去多余的枝叶.2.在阴天,傍晚时移栽.3.注意遮阳.4.移栽时,保护根部结构. 6、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降低植物体的表面温度. 2.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3.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运输 4.可以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 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绿色植物能为所有(人类、动物)生物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提供了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 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产生有机物和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生态平衡;

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 ④.绿色植物通过 蒸腾作用 作用参与并促进了水循环。

总结:绿色植物的作用:为人类和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碳氧平衡;促进水循环。此外还有: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挡风吸尘、消毒杀菌、消除噪音等。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 第一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基础

1、 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 骨:杠杆作用; 骨连接:支点; 骨骼肌:提供动力。 2、 长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

(2).长骨的生长、再生

长粗和再生:靠骨膜 内层成骨细胞的分裂。 (2)长长:靠骺端软骨层 细胞的分裂。 (3). 骨含有比例适当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硬而不脆。 坚而不重、硬而不脆的性质使骨适于动物身体的支撑和运动。 3、 骨连接的种类:

- 6 -

(1)无活动性的骨连结,如_颅骨____的连结。

(2)有一定活动性的骨连结,如__椎骨____之间的连结。 (3)关节:能够活动_的骨连结,如__肩关节、膝关节等。 4、关节的结构:

(1)、基本的结构:

(2)、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有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3)、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有关的结构分别有:

提示:(1)灵活性:关节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囊、韧带。

(2)牢固性:关节头和关节窝的结合,关节囊和韧带。

5、骨骼肌的组成:肌腱(两端)和肌腹(中间)。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6、 骨折的救护方法:见课本P68.(亲自做)。 第二节运动的完成 1、骨和骨骼的区别:

(1).上肢骨就是骨骼,因为它是有尺骨,桡骨等许多块 的骨组成的整体;成年人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不同的方式连结成的。

(2).单独的一块则是骨,如肱骨、肋骨等。

2、哺乳动物运动的完成:骨骼和骨骼肌协调配合完成。 骨骼由骨和骨连接组成。 3、曲肘时: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 肱二头肌舒张

两臂自然下垂时, 肱二头肌( 舒张 ),肱三头肌( 舒张 )。 直臂垂直提一桶水时, 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收缩 )。 4、某人右上肢瘫痪(肌肉不能收缩) ,是由于(控制右上肢的神经受损 ) 5、运动产生的过程:神经刺激→骨骼肌(收缩)→骨(绕关节运动)

6、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神经系统: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

1、动物的行为就是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

它包括内容十分广泛,如爬行、奔跑、游泳、飞翔,以及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 甚至动物竖耳静听、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止不动、注目凝视等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2、动物行为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它不仅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还包括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第二个特点:它是由于适应环境而产生,对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特点:动物行为是 动物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和激素调节产生的,

所以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3、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在于认识动物活动的规律,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控制有害的动物,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和谐发展。 第二节 动物活动的类型

- 7 -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有时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动物的行为类型主要有: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穴而相互攻击。 防御行为:就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

越是高等的动物繁殖行为越复杂,主要包括雌雄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

孵卵、哺育等。

节律行为:动物随着地球、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了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

节律行为的类型: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

社群行为: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维持群体共同生存的一系列的行为。有简单的社会分工。 3、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了动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第三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的区别: 类别 形成时间 获得途径 适应能力 进化趋势 先天性行为 生来就具有的本能 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学习性行为 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低等的无脊椎的动物主要的行为方式是先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性行为越复杂,学习性行为在它们全部的行为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举例说明 蜘蛛织网、婴儿吮奶、膝跳反射 老马识途、望梅止渴、按图索骥 第五单元 微生物的生活 第一章 细菌和病毒 第一节 细菌

1、 细菌的形态:①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②都是单细胞生物;③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

基本形态。 2、 细菌的结构:

⑴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荚膜、鞭毛等结构。

⑵ 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和营养),有些细菌生有鞭毛(“运动器官”),却没有叶绿体。 ⑶、芽孢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3、 细菌的营养方式:

⑴、绝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于异养生物。少数自养如:蓝细菌。 细菌异养方式:①:腐生:指细菌依靠分解动物尸体、粪便和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获得有机物。 ②:寄生:指细菌依靠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4、 细菌的呼吸方式:

- 8 -

①:好氧细菌(需氧型)。如:枯草杆菌等 ②:厌氧细菌。如:乳酸菌、甲烷菌等 5、 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细菌在适宜条件下20~30分钟分裂一次;繁殖速度十分惊人。 计算公式:2n为几代。 6、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⑴:有利:根瘤菌-固氮;甲烷细菌-制沼气;苏云杆菌、杀螟杆菌-杀多种农林害;醋酸杆菌-制醋;棒状杆菌-制味精;乳酸菌-制酸奶、泡菜、青贮饲料;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⑵:有害:病原菌-使人体患病;结核杆菌-结核病;软腐病菌-使白菜、番茄等腐烂; 7、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 比较内容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鞭毛 荚膜 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动物 无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细菌 有 有 有 无,只有未形成细胞核 无 有 有 真菌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n-1

第二节病毒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寄主细胞)内进行复制从而繁殖新个体。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⑴.病毒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使人畜得病,农产品减产等。

⑵病毒能造福人类。通过疫苗可以防治某些疾病,通过基因工程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第二章真菌

1、 真菌的种类:

(1)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2)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

(3)大型真菌:木耳、牛肝菌、香菇、灵芝(多细胞真菌)

2、真菌的结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真菌的生殖:用孢子繁殖后代 4、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⑴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⑵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 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5、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 ⑴形态:(多细胞)

- 9 -

⑵结构:青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状,青绿色 曲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状,黑褐色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6、蘑菇(多细胞真菌)

⑴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制作孢子印时,放射状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

⑵营养方式:异养(腐生)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生活环境: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7、 真菌的主要特征:

①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②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③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8、 毒蘑菇的辨别方法:

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不生虫蛆,菌伞顶部有黏液或瘤状突起,菌柄上有菌环,受伤后变色,有腥、辣、苦、臭等特殊的气味。但也有例外,如百毒伞、裂菌毛锈伞的颜色不鲜艳,花褶伞、红笔鬼并无菌环,却都属于毒蘑菇。识别毒蘑菇没有统一、简易、确切的鉴别方法。采到的不能识别的蘑菇,不要随便食用。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 发酵食品的制作

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酵母菌 酸奶、泡菜——乳酸菌 制醋——醋酸菌 制酱——霉菌

2、制作酸奶等发酵食品的一般过程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等步骤。 第二节 食品的保存技术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等 、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脱

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渗透法、冷藏冷冻法

第四章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注意:脚气和细菌、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3)与动植物共生。

2、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 (1)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3)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胰岛素是对大肠杆菌转基因形成治糖尿病的药物。

4、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 10 -

- 11 -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09064

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内含叶绿体)组成的,保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厚度不同,靠近气孔一侧的壁较厚,靠近表皮细胞一侧的壁较薄。当叶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较薄的外壁比内壁扩张的多,气孔便张开,叶内的水分便散发出来。当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细胞壁恢复原状,气孔关闭。4、树木为什么到了冬天会落叶?在北方,天寒地冻,根吸收水分很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t3n992dpx9lpyv23wwc1symv1joq10076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