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分类统计》含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 联 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 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 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 几辆? 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 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 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几个?短头发几个? 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 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 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 2、要求:①合理分工与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 ③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3、幼儿执行任务,教师观察、了解个别组幼儿实践情况。 4、幼儿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任务。 5、集中交流: ①你们统计什么?统计结果如何? ②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③你们碰到过什么困难吗?有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围环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数,数数看,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记录与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第四个目标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实施后,效果非常好,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地达成,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观察小记: 第四组汇报员李琰小朋友先跑过来汇报:黄老师,我们组完成任务了,电脑37台,办公的老师17个,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黄老师:5个长头发,5个短头发,共有几位老师?10位黄老师:那么17位老师中,其他的老师头发怎么样?啊??整组小朋友又冲向电脑室 。第二次汇报时说:黄老师,看长头发、短头发太难了,老师们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来走去的,我们都数乱掉了,还有一位长头发的老师说我们吵死了,我们只好下来了。 黄老师:你们小组谁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跟老师们说我们是在学习,不是吵;我们讲话要小声点,不要影响老师办公;我们每人数一排;头发超过肩膀就是长头发,没有超过就是短头发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第三次上了电脑室 第一组汇报员苏菲楠小朋友说:黄老师,车棚里的摩托车有19辆,自行车有3辆。按颜色数,我们一直忘了这个数字的车是什么颜
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分类统计》含反思.doc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