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SK2主体结构图(车道)
C20砼预制盖板¢750井盖0内外壁1:2.5水泥02沙浆抹面10mm++mmM10砂浆砖砌体mm000021++7100C15砼基础100mm¢200(高地下水位地点,将¢200渗排水孔改为积水坑)052PVC管或钢管抹八字¢7500m4m80431225225砖砌体9500522502501450mm长度(m)支数合计(m)1.45811.6¢12螺钢0.365103.651.34810.72¢18螺钢0.31103.11.044C20砼预制盖板mm0200mm4311450mm¢18螺钢(1450*1340*200)¢12螺钢00*13¢18螺钢加强筋0¢7502m*1m6043100*133*1206*1203*1201450mm名称单位数量1¢750套12#100机砖块7263¢18螺钢kg41.774¢12螺钢kg13.555电缆支架个46穿钉个87425#水泥kg3418中沙kg10909碎石kg9459 / 25
2.2.5 SK3主体结构图(人行道和绿化带)
C20砼预制盖板¢750井盖0内外壁1:2.5水泥61沙浆抹面10mm++mmM10砂浆砖砌体mm000021++7100C15砼基础100mm¢200(高地下水位地点,将¢200渗排水孔改为积水坑)052PVC管或钢管抹八字¢7500m4m80431375375砖砌体14500522502501950mm长度(m)支数合计(m)1.95815.6¢12螺钢0.615106.151.341216.08¢16螺钢0.31103.11.244.8C20砼预制盖板mm0160mm4311950mm¢16螺钢(1950*1340*160)¢12螺钢00*13¢16螺钢加强筋¢7500m2m*10643100*135*1206*1205*1201950mm名称单位数量1¢750套12#100机砖块8503¢16螺钢kg44.364¢12螺钢kg19.335电缆支架个46穿钉个87425#水泥kg4088中沙kg12929石子kg112110 / 25
2.2.6 SK3主体结构图(车道)
C20砼预制盖板¢750井盖0内外壁1:2.5水泥02沙浆抹面10mm++mmM10砂浆砖砌体mm000021++7100C15砼基础100mm¢200(高地下水位地点,将¢200渗排水孔改为积水坑)052PVC管或钢管抹八字¢7500m4m80431375375砖砌体14500522502501950mm长度(m)支数合计(m)1.95815.6¢12螺钢0.615106.151.341216.08¢18螺钢0.31103.11.244.8C20砼预制盖板mm0200mm4311950mm¢18螺钢(1950*1340*200)¢12螺钢00*13¢18螺钢加强筋¢7500m2m*10643100*135*1206*1205*1201950mm名称单位数量1¢750套12#100机砖块8503¢18螺钢kg56.144¢12螺钢kg19.335电缆支架个46穿钉个87425#水泥kg4388中沙kg13419石子kg124411 / 25
3.钢筋及混凝土、砂浆
3.1钢筋加工
3.1.1通信管道工程所用的钢筋品种、规格、型号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3.1.2钢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表面应洁净,应清除钢筋的浮皮、锈蚀、油渍、漆污等。
钢筋应按设计图纸的规定尺寸下料,并按规定的形状进行加工。圆钢(也叫I级筋)如需进行端头弯钩处理的,其弯钩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5倍,如图3.1.2-1所示。
图3.1.2-1 钢筋端头弯钩图
1. 盘条钢筋在加工前应进行拉伸处理。
2. 加工钢筋时应检查其质量,凡有劈裂、缺损等伤痕的残段不得使用 3. 短段钢筋允许接长用作分布筋(构造钢筋),其接续如图3.1.2-2A、B所示。主筋(受力钢筋)严禁有接头。
图3.1.2-2A 圆钢筋搭接图
图3.1.2-2B 竹节(螺纹)钢焊接图
3.1.3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位尺寸,主筋与分布筋的位置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严禁倒置;主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mm,分布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10mm。 3.1.4钢筋纵横交叉处应采用直径1.2mm或1.0mm的铁线(俗称火烧线)绑扎牢固、不滑动、不遗漏。
3.1.5使用接续的钢筋时,接续点应避开应力最大处,并应相互错开,不得集中在一条线上,同一钢筋不得有一个以上的接续点。
3.1.6钢筋与模板的间距一般应为20mm,为保持钢筋与模板的间距相等,可在钢筋下垫以自制的混凝土块或砂浆块等,严禁使用木块、塑料等有机材料衬垫。
12 / 25
3.2混凝土浇筑
3.2.1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和水应符合使用标准。不同种类、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砂和石料的含泥量如超过标准,必须用水洗干净后方能使用。 3.2.2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料比、水灰比应适量,以保证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标号。施工时,应采用实验后确定的各种配比。
3.2.3混凝土的搅拌必须均匀,以混凝土颜色一致为度。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应在初凝期内(约45分钟)浇筑完毕。
3.2.4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钢筋衬垫是否稳妥,并清除模内杂物。
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如发生离析现象,可重新搅拌后再浇筑。
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在3m以上时,应采用漏斗或斜槽的方法浇筑。
3.2.5浇筑混凝土构件必须进行振捣,无论采用人工或机械振捣都应按层依次进行,捣固应密实,不得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 3.2.6混凝土浇筑完毕经初凝(约一小时)后,应覆盖草帘等物并进行洒水养护;混凝土工件应避免被阳光直洒。
3.2.7在日平均气温5℃的自然条件下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为主的蓄热法措施防冻。宜采用热水拌制混凝土或构件外露部分加以覆盖等措施,或按设计规定要求处理。
3.2.8非直接承受荷载的混凝土构件浇筑混凝土后,在日平均气温15℃的情况下,必须养护24小时以上,方能在其上面进行下一道工序。
3.3水泥砂浆
3.3.1水泥砂浆的配比,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配制。
3.3.2凡抹缝、抹角、抹面等处的水泥砂浆,其砂料必须过筛后使用,不得有豆石等较大粒径碎石在内。
3.3.3水泥砂浆的养护,应执行本章的3.2.8有关条款。
4.铺设管道
4.1地基
4.1.1通信管道的地基处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凡采用天然地基而设计又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处理的,遇下列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待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施工。
地下水位高于管道及手孔最低高程的;
土质松软、有腐蚀性土壤或属于回填的杂土层。
4.1.2凡天然地基的管道沟挖成后必须夯实抄平,地基表面高程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
4.1.3通信管道沟底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3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