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限时提升训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图Z6-1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读图完成1~2题。

图Z6-1

1.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O拐点的出现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C.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一直加快 2.“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江西近十年产生的影响是( ) A.老年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 B.出生人口性别趋于平衡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 D.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图Z6-2为2009年俄罗斯的人口金字塔图,其中人口总数约1.4亿,死亡率为15‰。读图完成3~5题。

人口数(10人) 图Z6-2

3.2005—2009年俄罗斯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大约为( ) A.8‰ B.12‰ C.16‰ D.20‰

4.与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 A.印度 B.美国 C.德国 D.肯尼亚

5.图中20~30岁人口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 )

6A.社会稳定,政策鼓励生育 B.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 C.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 D.与45~55岁的人群有关

读某市人口迁移及从业人员构成图(图Z6-3),完成6~7题。

图Z6-3

6.下列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C.该市外来人口数量大于本地人口

D.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快了该市的老龄化进程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人们照样开车或者乘车赶往市中心上班、购物。据此完成第8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睡城”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 B.“睡城”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C.在“睡城”周边地区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睡城”的可持续发展 D.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现象

读下面的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图Z6-4),回答第9题。

图Z6-4

9.下列有关新疆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是决定新疆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B.新疆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C.新疆城镇集群带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D.新疆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读某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图(图Z6-5),回答10~11题。

图Z6-5

10.影响A、B两区域生态功能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植被

11.2010年至2030年间,该市将逐渐由人口净迁出区转为人口净迁入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上升 B.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C.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D.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61亿人(不包括港、澳、台数据),图Z6-6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图Z6-6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

年份比重(%)地区 东北地区 北部沿海 2010年 6.20 13.22 2005年 6.95 11.97 (续表)

年份比重(%)地区 大西北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 大西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 2010年 4.13 11.14 13.53 11.01 19.86 20.91 2005年 3.13 7.98 10.98 9.71 20.58 28.70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1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M市的等高线(单位:米)图(图Z6-7)和M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图Z6-8),回答下列问题。

图Z6-7

图Z6-8

(1)据图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其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影响?

(2)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中信息对其区位进行客观评价。

专题限时集训(六)

1.B 2.B [解析] 第1题,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Ⅰ阶段人口增长快,Ⅱ阶段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O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出生率下降。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所占比重较高,就业压力大,现阶段劳动力资源较丰富。从X到O拐点,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上升而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加快;从O拐点到Y,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且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减慢。第2题,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人口出生率上升,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可能会下降,但对老年人口数量无影响;独生子女家庭减少,家庭抗风险能力增强;十年内,新生婴儿还未到就业年龄。“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使出生人口性别趋于平衡。

3.B 4.C 5.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俄罗斯2009年0~5岁人口约为800万,即2005—2009年5年间的出生人口约为800万,所以该时期平均每年的出生人口约为160万,联系题干材料中的俄罗斯总人口数,可计算出其平均人口出生率大约为12‰。第4题,由上题可知俄罗斯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大约为12‰,由题干材料可知其死亡率为15‰,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负增长,故其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与德国相似。第5题,20~30岁人口与45~55岁人口平均年龄间隔25年,正好相差一代,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大多是子女辈与父母辈的关系。

6.B 7.D [解析] 第6题,该市从业人员多从事轻工业和服务业,以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会造成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该市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材料中无本地人口的信息,C项无法判断。该市迁入人口性别失衡,会产生婚姻生育方面的社会问题。第7题,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这有利于缓解该市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排除③。

8.C [解析] 晚上回“睡城”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赶往市中心上班、购物,这样增大了市区的交通压力,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知,“睡城”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B项错误。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郊区城市化现象,D项错误。

9.B [解析] 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水源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其城镇主要分布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麓地带的绿洲。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不一定城镇较多。读图可知,新疆城镇发展轴主要沿交通干线规划建设。

10.C 11.B [解析] 第10题,A区域为平原水网生态区,B区域为丘陵森林生态区,影响两区域生态功能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11题,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增大,所以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加。

12.(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大,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给交通、城市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管理等带来压力。

[解析] 第(1)题,从数量、规模和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阅读表格内容可知南部沿海地区吸收流动人口最多。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13.(1)轻纺工业产值比重下降,1998年到2003年间下降最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上升,2003年到2008年间上升最快。影响: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2)化工产业区:位于郊区,地势较低,对市区固体垃圾污染、水污染较小;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但位于冬季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污染较严重。

高新技术产业区:地势较高,城市水污染不会影响该区域;交通便利;但距市区较远、距化工产业区较近;东部坡陡,易发生地质灾害。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M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产业对劳

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第(2)题,从位置、地形、交通、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等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限时提升训练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图Z6-1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读图完成1~2题。图Z6-1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ssjl13jsv9mzf00wrvr0a0pl1szsm00hj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