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指对头脑以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最本质的内涵,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创造力的确缺乏,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造创造思想和蔼创造想象相结合的产物。二十一世纪是开创人类创造力的世纪,将儿童培养成“创造性”、“开拓型”的确人才,培养孩子的确想象力,日本著名育儿专家让内藤主张:对孩子的教育要顺手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他是怎样怪痞离奇,本质上都是在尊重孩子自由幻想的权利。
一、怎样发展小学儿童的想象能力呢? 第一、创造促成儿童想象的条件,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丰富儿童的印象和发展儿童的语言,是促成儿童产生想象的条件,而让儿童参加活动,则是促成产生想象的有利时机。幼儿时期的想象是完全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玩具活动,一下子胡乱的涂抹,无意中捏成的一个泥团形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想象。因此要积极创造促成孩子产生想象的水平。表现是想象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丰富,想象就开阔而深刻,表象缺乏,想象也
就狭窄而肤浅,表象准确,想象就合理,表象错误,想象也就荒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等。在实际活动中,要引导儿童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仔细、全面、准确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有时教师也用丰富的情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表情朗读以增强学生的感受,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保证想想活动顺利进行。如语文课上有的教师为使学生写好《春天》一文,他先组织学生“忆春天”,如看到吐新芽的树和柳枝,开始融化的冰雪等。过了几个星期再带领学生去“看春天”,如,看到田野一片新景象,冰河已解冻,碧波荡漾,鸟语花香;回来后让学生写“春天”,这是积累表象,发展想象的有效途径。
想象是通过语言形式加以表象的,因此,言语和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言语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象才可以从形象的水平提高符号水平,使想象变得更加广阔,深刻,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结合课文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文艺作品,使他们积累起丰富的词汇,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准确描述外部事物和内心世界。同时,教师要重视用丰富、优美、准确、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事物,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更为他们表现做出了榜样,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如何使用言语来表现想象,这对提高学
生言语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要供应儿童活动用的材料以引起想想。
可以玩玩弄弄的材料,特别是玩具的出现,常常立刻引导幼小孩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象。如看见小碗、小勺、布娃娃就想起了当“妈妈”喂“小孩”;看见了一根象指挥棒的木棍,就想起了当民警叔叔指挥交通。因此只要为小孩准备了各种玩具和游戏材料,他们就会较长时间地围绕着熟悉的主题进行想象。
如果给孩子准备了画笔,粘泥,彩色纸或小积木,让他们去画、去捏、去折叠、去拚塔,那么,他们将会在整个美术活动过程中进行想象。他们根据想象表达出各种形象,边想边做,边做边想。同时,在玩的过程中继续想象。
语文课上,学生在表情朗读课文,作文,自篇故事以及阅读后,用自己的想象来体会作品的内容,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作品中所叙述的一切,音乐课上,根据歌词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色有声的图画。图画课上,通过绘画、手工、雕刻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训练学生的创造才能。
第三、领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引导他们观察和想象。 大自然中,许多事物是有趣的,可以引起想象。如蓝天上飘着白云,象许多马儿在奔跑;蒲公英的果实,被微风一吹,好像许多小伞兵在降落;绿茵茵的草地,好像铺了一块绿色的地毯??。经常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比较,会使他们
的想象更加丰富。大自然中丰富的事物,变化着的想象,特别是各种动物的活动,都会引起孩子观察的兴趣。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想象,比拟,这些事物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变成许多童话。他们也会在画纸上用线条或简章的形象表现出来,用口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所以教师要多引导孩子观察。特别是在大自然中去观察,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印象。在观察中教师还要孩子对已有的印象加工、改造、进行想象力发展。
第四、要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以激发想象。
在小学儿童对文艺作品的喜爱方面,低年级对童、神话信以为真,爱听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爱看动画片。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三年级以后的儿童,就逐渐过渡到以现实为主的阶段。他们的兴趣逐步从童话故事转移到英雄模范故事、侦查小说、反特影片等题材上。正因为小学儿童想像力的发展有些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安排上,低年级多选用《乌鸦喝水》、《小马过河》等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表达一定思想为内容的教材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高年级则多选用对社会、自然的现实的记叙和说明的文章,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同时,在未来生活的向往方面,低年级儿童开始往往想入非非,幻想做一个象动画片中的具有非凡本领的人,而高年级而开始联系自己的生活前途,如考上理想的中学,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等。
二、向儿童提出有益想象的任务。
第一、让孩子画意愿画。
画意愿画,就是要求对儿童自己想,自己画。在绘画前,让学生先想一想打算画什么,然后再作画。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有意想象,学生们构思图画内容和画面布局,就好比工程师设计图纸,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应的形象。虽然他们所设计的、表现的,基本上是观察到或听到的事物,但是,从现实到画面也是要经过想象进行加工的,学生按主题选择头脑中已有的印象重视出来的,或是重新组合新形象,或是进行创造,再表达在纸上,这个过程就是发展着想象能力的过程。
第二、按主题讲述一件事。
按主题讲述一件事,就是要求孩子根据教师出示的题目,把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讲述出来。一方面是发展语言的练习,一方面也是发展着想像力。如给学生提出“在大街上”,“小明在动物园”等题目,要求他讲出来。学生围绕主题,一面想象一面讲述,学生往往主要讲述的是直接感知过、记住形象,但在讲述中也不是把原来经验的事物原样重复出来,而必然有新的加工。有时也可以提出一些让学生必须进行创造性想象的题目,如:“夏天很热,你能用几种方法保持凉爽?”“你能用几种方法向妈妈表示你喜欢她?”这些主题提出后,学生必须在头脑中组成多种情景。
第三、让学生学习表演。
表演就是让学生用一定的动作、声音、表情,表示一定的情节,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学生担当一个角色,在表演过程中,头脑里会不断地进行着有关方面的想象活动,体验着快乐的情绪。如戴上爸爸的帽子,鼻梁上架起眼睛框,就装做爸爸在看书、工作,想象着爸爸的动作。戴上小白兔的头饰,头脑中就浮出现了小白兔蹦蹦跳跳,找青菜萝卜的形象??。
表演得好的学生,想象力一般丰富,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表演活动,并给他们准备一些头饰,让他们一起玩表演游戏。也可以让他们听着优美音乐做各种动作,或者他们演话剧、舞剧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孩子在表演中发展想象力。
第四、让学生编出故事的结尾。
编故事结尾,就是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讲到一定的情节,不再向下讲了,留下一个未完的结尾,让他自己编下去,也就是说给学生一些特定的条件、人物环境、发生的问题、出现的难点或疑问,让学生凭借想象去把故事构思完整。这种方式,不但对发展想象力特别有作用,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
三、如何保持幼儿的天性,激活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第一、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食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