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观《朱熹》有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观《朱熹》有感

武夷中心小学 罗林娟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 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力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

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写道:“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重视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确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不囿门户之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交流的做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谈。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像“薰莸冰炭”那样截然对立。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朱熹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继承了这一思想,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土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

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意思是说,德行对人的意义非常之大,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这里,朱熹就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找到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论证。

朱熹的教育思想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基本的指导原则,他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是学。”就是说,教育宗旨和学习的目的都离不开“存天理,灭人欲”这两件事。

朱熹的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朱熹认为,人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命之性,一是气质之性。在朱熹看来,太极之理是至善至美的。而人在这太极之下,都含有至善至美的天理道德。这叫“天命之性”。但是人为什么又有善恶之分呢?朱熹认为天命之性是直接从太极之理产生的,是本然的绝对的善。只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受的气有清浊偏正的不同,所以给人带来了善恶之分,这是阴阳二气交感的结果,这是“气质之性”。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气质之性”。而在气质之性作祟的就是人欲。朱熹认为人欲是阻碍人们认识天理的最大障碍,所以必须除去不可,他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灭,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因而,教育必须要“灭人欲,存天理”。

观《朱熹》有感

观《朱熹》有感武夷中心小学罗林娟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sge02ucg885bn78arf2570pk9t7uz00b4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