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历史意义-最新教育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历史意义

应天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1]其修身养性的教育理念,自由开放的教学风格,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但在宋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书院发展史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一、应天书院的发展历程

应天书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后晋,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原地区开始出现私人办学,当时宋州虞城人杨慤“力学勤志,不求闻达”,[2]在家乡创办“南都学舍”,建有藏书楼,收集四方图书,招揽天下名士,聚众讲学,后来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他的事业,使“南都学舍”得到了较快发展。

北宋王朝建立后,应天府富豪曹诚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主动将扩建改造后的“南都学舍”交给官府,并请求戚同文的孙子戚舜宾主管学舍事务,以曹诚为助教,后经应天府知府上报朝廷,“府奏其事,上嘉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3]到仁宗景祐二年(1035)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从此这所书院得到官方承认,取得了州郡官学的地位。仁宗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下旨将南京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全国最高学府之一,逐

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的中心,盛及一时。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南京国子监也因战乱被毁。直至明朝嘉靖十年(1531),御史蔡瑗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以“应天书院”称之。万历七年(1579),“诏毁天下书院”,[4]应天书院遂废。此后,应天书院屡建屡废,但影响都不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下令废科举,兴学校,应天书院适应形势,改为“归德府中学堂”,应天书院的历史到此结束。

二.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教育特点 (一)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

应天书院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优化作为育人的一种手段,院舍结构精心设计,布局合理,从南向北,依次为影壁、牌楼、大门及东西侧门、前进堂及东西侧门、馔堂、教官室、崇圣殿、东西偏房、魁星楼及东西廊房。这些建筑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小河流水,碧波荡漾。不光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而且,更多的则是体验到其中所蕴藏的浓厚的文化艺术内涵。这里环境幽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于院生读书和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灵感与潜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太宗朝进士许骧的父亲,目不识丁,但是听说应天书院环境幽雅,师资雄厚,办学有方,主动送子读书,许骧在老师的亲切教导下,十三岁便“能属文,善词赋”,[5]后来仕至工部侍郎。范仲淹年少时曾就读于应天书院,虽家庭贫困,但求学

之志甚坚,“以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备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6]他在应天书院求学五年,虽食不胞腹,仍昼夜不止,苦读寒窗,自甘其乐,终成饱学之士。

(二)筹措办学经费来源广泛

应天书院初建时由应天府官绅捐资创办,在宋真宗大中祥副符二年(1009),应天府富豪曹诚财力雄厚,藏书丰富,热衷于教育事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杨慤)之庐”[7]在其旧址建筑院舍150间,藏书1500余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3]

另一方面,在“南都学舍”定名为应天书院后,经费的筹措渠道明显拓宽,除官绅捐资外,历任地方官吏、政府也相应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进行大力支持。早在杨慤,戚同文办学之初就得到了宋州太守赵直的支持,“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2] 宋哲宗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幼弟曾肇知应天府,非常重视书院的发展,“积公帑之余,大兴学校,亲加训导,养成人才为多。”[8]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书院发展的保证,其主要方式有赐匾额和赐田。“南都学舍”的办学在得到宋真宗的赞赏后,正式赐匾额为“应天府书院”,从此应天府书院声势大振,天下皆知。仁宗景祐二年(1035)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给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这些都为应天书院教育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兴学重教风气浓厚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必要条件,也是一所学校兴盛发达的重要因素。到应天书院讲学的老师,大多是当时的硕学名儒,他们学府五车,执教有方。比如:戚同文(915-976)字文约,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聪慧过人,勤学好问。“因授《礼记》,随即成诵,日讽一卷,慤异而留之。不终岁毕诵五经,慤即妻以女弟。自是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2]由于他学识渊博,才高八斗,治学严谨,前后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王洙(997-1057)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年少时就博识强闻,“其生始能言,已知为诗,指物能赋。”[9]王洙聪悟博学“自六经、史记、百家之书、至于图纬、阴阳、五行、律历、星官、算法、训诂、字音,无所不学,学必通达如其专家。”[9]在应天知府晏殊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应天书院说书长达八年之久,“一时名臣贤士,皆称慕之,其名声著天下”[9]他知识渊博,对古代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又聘请因母丧辞官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掌管学府,范仲淹“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肆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10]他前后在此执教两年,“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者。”[11]后人曾说:“宋晏公殊留守南京,兴学校,

延范仲淹为师,教授诸生,故天下兴学,自公昌之。”[8]范仲淹刻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言行誉满全国,书院在全国声望空前,“于是乎人乐名教,复邹鲁之盛,士为声诗,登周召之美。”[7] (四)教学注重学以致用

范仲淹在主持应天书院时,选择生徒只有品德和学业上的基本要求,其他书院的师生,或远地慕名前来的学生,没有年龄、身份、地域、学派限制,均可以前来学习,因而生源较为广泛。学院的基本课程是授以儒家经典,以六经为教材,强调“夫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道,莫尚崇经。[12]”学生会按照不同的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课程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培养专业人才。范仲淹在《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中,提出书院要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他说:“致治天下,必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使其服礼乐之文,游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济济多士,咸有一德。列于朝,则有制礼作乐之盛,布于外,则有移风易俗之善。”[13]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大多是提纲挈领的予以指导,只给学生一些提示,使其有充足思考探讨的空间,然后有学生提出疑难,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取长补断,这些都有助于学术文化交流。 (五)制定了初步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天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初步的教学管理制度,虽比不上朱熹以后的学约、学规,但是,在当时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历史意义-最新教育资料

北宋时期应天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历史意义应天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1]其修身养性的教育理念,自由开放的教学风格,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但在宋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书院发展史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一、应天书院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s4c68ez5d4zk8m0hvkq6k2tg1xudp00s7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