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题申报范本:4480-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出台,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引领作用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结果就是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出现挑战了传统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过程颠倒——学生通过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新知识,回到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开展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近几年,我国多所中小学相继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翻转课堂”)的实验研究,例如江西省新绛中学、江苏省木读高级中学等。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后,我们认为翻转课堂可能为我国教育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

2.小学教育在国家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虽然随着近些年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小学教育在学生成绩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和教材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依然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缺乏合作探究能力,教师教学观念固化,教学方法不科学等等。此时,翻转课堂的出现就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这些特点与小学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小学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然而,翻转课堂的概念被引入我国时间不久,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特别是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更是少之又少。许多小学一线教师是刚刚接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较多困难,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此同时,尽管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先于我国,但是其研究的学生特征、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都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在实践时也无法照抄其相关理论和教学案例。 因此,我校计划以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到小学翻转课堂教学环境中,总结出符合我国教学实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成功的实践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获得翻转课堂在国内小学课堂实施的第一手资料,使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能够真正融入我国小学教学中,为各种学科应用此教学模式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核心概念界定: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共同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阅读功能性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翻转课堂”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是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2.对教学方式的界定: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本课题中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相关研究现状

从我们搜索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外从2011年开始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在随后几年中,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虽然不具规模,但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对翻转课堂的特征分析和应用类的研究最多,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次之,其他是关于起源和发展的研究。由此可见,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实践研究案例丰富,对翻转课堂特征的总结也比较全面,教学设计方面涉及虽少但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二)国内翻转课堂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学科教学应用的探究两方面,大多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定义和特征的分析,结合国外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应用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研究无论从质还是量的角度都很薄弱,没有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对翻转课堂理论研究探讨的主要是翻转课堂在所有课程中都存在的共性问题,缺少对具体学科翻转课堂应用情况的总结。

2.对于学科教学应用的探究,鲜有提及在语言类学科中应用翻转课堂的理论或案例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等和高等教育,科目集中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课程。对于我国小学的教学实践很少,这也再一次说明本文选题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3.与国外文献类似,国内大多数文献也只是简单介绍翻转课堂的应用结果,缺少对实验具体环境、条件等细节的详述。没有针对不同学科的特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做出区别,也没有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一线教师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课堂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改变教师的观念。

2.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

根据信息化教学的需求,教师对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活动方式、反馈形式等进行设计。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研究。

针对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能主动的学习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及信息手段完成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三)本课题研究重点、难点:

教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研究。 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国内对于学科教学应用的探究,鲜有提及在语言类学科中应用翻转课堂的理论或案例研究。对于小学的教学实践研究很少。本课题主要针对小学各科教学,尤其是语言类(语文学科)进行实际操作方法的研究。

(二)本课题主要针对翻转课堂实施的具体环境、条件,不同学科的特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区别进行研究,提出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一线教师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二)个案研究法

本研究以鲁巷小学一分校中高年级的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我校使用鄂教版教科书,遵循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状况统一分班。学校软硬件环境良好。本研究对中高年级小学翻转课堂具体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观察法

本研究通过观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借助教师课堂观察表和学生课堂观察表,更加准确地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为修改教学环节和完善操作流程提供依据。 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7-2016.11)

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立项。 (二)实验学习阶段(20116.12-2017.2)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拟定课题实验方案;学习相关资料;确定实验班级;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三)全面实施操作阶段(2017.2-2019.2)

按课题实施计划,展开课题研究;开展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整理保管资料。 (四)实践总结阶段(2019.3-2019.7)

结题,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撰写成果报告;召开结题报告会

课题申报范本:4480-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的研究背景1.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出台,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引领作用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结果就是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出现挑战了传统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过程颠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x3h37ft15gf8x599ez10e609m87w01be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