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
第2课时 用特殊方法测导体电阻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
重点
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基本电学实验常规;与实验相关的动态电路分析、电路故障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坏的收音机,告诉学生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模糊不清的电阻线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阻值呢?
提出问题: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能不能进行测量一下呢? 二、新课教学
(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明自己小组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归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展示部分学生的设计,并提出问题:实验中我们需要多测几组电流和电压值,要如何操作?有更简便易行的办法吗?
学生分小组根据实验原理R=U/I进行实验电路的设计,部分学生设计了如图电路: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画出的电路图,通过下面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电路图的合理性。
(1)电路能测出几组数据,只测出一组数据计算的电阻准确可靠吗? (2)如何才能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呢?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改进实验用电路图,如图。明确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学生根据实验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导线若干。
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断开____状态;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____最大____位置; (3)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____正负____接线柱;
(4)选用两节干电池,电压表量程选____0~3__V,电流表量程选____0~0.6____A。 实验步骤:①连接实验电路;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三组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③将数据记入表格,利用公式计算出电阻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如何设计实验表格呢?引导学生类比探究导体上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第 1 页
格进行设计。
电流I/A 电压U/V 电阻R/Ω 1 2 3 4 5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与电压值。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对应的阻值,完成上面的表格。
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呢?
根据所学的测量知识,小组进行讨论,进一步得到处理数据的方法。 小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的,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有:
(1)实验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 (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 (量程选大了)
(3)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 (量程选小了)
(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无变化; (滑动变阻器没有 “一上一下”连接) (5)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 (除电阻外,其余部分出现断路)
(6)闭合开关,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或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电阻部分断路)
(7)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了,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 (将电压表错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8)开关闭合,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电阻部分短路)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选用的是定值电阻,如果将上面的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1)在不同的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吗?
(小灯泡的阻值是变化的)
(2)用同样的方法多测量几次,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有什么变化规律? (通过的电流越大,灯丝的阻值越大) (3)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4)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能求平均值吗?为什么? (不同电压下阻值不同,不能求平均值)
小结: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能求平均值。 典例解读 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丙
甲 乙
第 2 页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________。
(2)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
(3)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______值。
(4)闭合开关,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会______,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由此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R=______Ω。
(5)该同学完成一次实验后,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 A.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进行几次测量
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再进行几次测量
【解析】问题(4):将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会变大。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由此可知
U2.5 V
被测电阻的阻值R===5 Ω。
I0.5 A
问题(5):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多组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算得阻值,再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答案】(1) (2)如图所示 (3)断开;最大 (4)变大;5 (5)B
方法规律:定值电阻的阻值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可视为定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寻找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规律。
(三)特殊法测电阻 1.伏阻法测电阻
(1)原理:串联分压 (2)电路图:
(3)表达式:Rx=R0 Rx=2.安阻法测电阻 (1)原理:并联分压 (2)电路图: (3)表达式:
UIUxRx= U0R0
UxUxU0
R0 U-UxIxR0= I0RxI0I-IxRx=R0 Rx=R0
IxIx3.伏关法测电阻
(1)原理:串联分压 = (2)电路图: (3)表达式:
UxRxU0R0
第 3 页
UxRx=R0
U-Ux4.安关法测电阻
(1)原理:并联分流 = (2)电路图: (3)表达式:
IxR0I0RxI0
Rx=R0
I-I0
5.安滑法测电阻
(1)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ax)、电流表、待测电阻Rx、开关 (2)电路图: (3)表达式:
I1RmaxRx=
I2-I1
(I1为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时电流表的示数,I2为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小时电流表的示数) 6.伏滑法测电阻
(1)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ax)、电压表、待测电阻Rx、开关 (2)电路图: (3)表达式:
U1RmaxRx=
U2-U1
(U1为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U2为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小时电压表的示数) 三、练习设计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基础在线”部分。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五、布置作业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能力在线”部分。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