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5.2.1 平行线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2.掌握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重点、难点)

3.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重点)

一、情境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的图片都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这将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行线的概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 (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和垂直.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概念进行判断.线段不相交,延长后不一定不相交,(1)错误;同一平面内,直线只有平行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2)(4)正确,(5)错误;线段是有长度的,不平行也可以不相交,(3)错误.故答案为(2)(4).

方法总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和相交.两条线段平行、两条射线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因此,两条线段不相交不意味着它们所在的直线不相交,也就无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探究点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

(1)过点P画l1∥OA; (2)过点P画l2∥OB;

(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解析:用两个三角板,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画平行线,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该角与∠O的关系为相等或互补.

解:(1)(2)如图所示;

(3)l1与l2夹角有两个:∠1,∠2;∠1=∠O,∠2+∠O=180°,所以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

易错点拨:注意∠2与∠O是互补关系,解答时容易漏掉. 探究点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类型一】 应用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进行判断 有下列四种说法:(1)过直线外一点有

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同一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平行公理、垂线的性质进行判断.(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2)同一平面内,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

5.2.1 平行线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2.掌握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重点、难点)3.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重点)一、情境导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px19oe884m0xd0pw4b4c2db011p100mb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