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看钟表、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知识。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教学时利用学生收集近几年的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学会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联系生活实际,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法:
在本节课之前,我首先要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年历(近几年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边学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通过小组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全程得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重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法: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应用扩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年、闰年的理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时间单位间的互化,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六、教学过程:
1、复习迁移,感悟新知。
教学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复习“时分秒”,用投影展示四幅主题图,采用互问互答的形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 2、直观讲解,探求新知。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年历卡。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年历卡看看一
年有几个月?有哪几个月有31天?有哪几个月有30天?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 (2)在你们的年历卡上除了一个月是31天的和一个月是30天的还有那个月没有说?是几月?
(3)告诉学生习惯把31天一个月的称为大月,30天一个月的称为小月,把二月称为“特殊月”,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8天,也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9天,那么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4)学生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以及各月的天数后,分组计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数和闰年全年的天数。讨论汇报,然后教师依照学生的口答板书计算过程。 (5)师生共同小结平年、闰年的交替规律,懂得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 (6)介绍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向学生介绍“腊”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3、应用规律,巩固延伸。 4、课堂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市教科所给我的这个学习机会,能和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共同探讨网络下的数学教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也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学习材料整理、分析、概括,提炼出对学习有用的资料,掌握平、闰年判断方法。 三、说教法
1.在教法上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①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本节课使学生在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在从年月日网站上查找资料时主动的进行归纳、整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发展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 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本节课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有效的的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具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了年历卡,并制作了,为每人印发了学习提纲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观察→验证→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应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策略
设疑引入——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交流已知,出示课题:
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以过生日的日期为话题,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让学生进入上课的良好心理状态: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多大了?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呢?接着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中都提到了年月日三个字,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年、月、日。随即板书课题。 (二)、查找资料、协作交流、探求新知: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学习阶段:
1、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自学阶段,通过学习提纲引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份学习提纲,老师为同学们制作了年月日网站,
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的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接着我带领学生熟悉年月日网站上的各种资料,并且说清要求,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阶段:看到同学们专注的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还有的同学做了记录,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把你找到的答案和同桌的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吧。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整理的知识告诉小伙伴,课堂变成了同学们畅所欲言的地方。(播放录像)
3、交流成果阶段: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学生要把自己通过查找、总结、合作学习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报。
第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每月的天数相同吗?同学们通过观察年历就能解决,根据学生回答我同时板书,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31天,4、6、9、11月30天,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接着我提问:1、3、5、7、8、10、12月有31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大月,那么4、6、9、11有30天的月份谁来起名字?通过给月份起名加深对大月小月的理解,突出二月这个特殊的月份,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时我提问:同学们,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怎么才能记得牢呢?老师为你们推荐了两种好方法,请点击巧记年月日。这一步讲解拳记法与儿歌记忆法,并让学生将这两种记忆方法结合起来自学。
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同学们,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这是怎么回事?这时电脑出示问题二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内容自主发现信息,学生们发现了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我适时点拨: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年月日网站中寻找答案吧,请点击平年闰年,学生通过查资料知道了判断平闰年的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和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如果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用这个年份除以4就行了。这时我设计了巩固练习,判断2001年、1900年、2000年分别是什么年?这道练习引出了整百年份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了解凡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知识。为了巩固平闰年判断方法我设计了难忘的岁月教学环节,出示新中国成立、抗日战争胜利等图片及日期,让学生判断平闰年,这一练习既巩固了平闰年判断方法,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一举两得。
第三个问题就是知识的拓展了,计算全年天数,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尤为重要,由于计算年份不同,学生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把板书补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