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电子和空穴称为载流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载流子定向的漂移运动形成了电流。 要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被称为N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中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
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被称为P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
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后,在交界处就形成了PN结,PN结具有非线性电阻的特性,可以制成二极管作整流器件,PN结是构成多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随着电子、空穴的扩散,形成一个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区产生后在半导体内部出现内电场Ei,内电场的方向是从N区指向P区,内电场使载流子(带正电的空穴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在内电场力作用下产生漂移运动,这与电子、空穴因浓度差异的扩散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当空间电荷区域比较薄时内电场Ei较弱,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还弱于扩散运动,随着扩散的进行,空间电荷区厚度增加、内电场Ei加强,漂移运动增强,扩散运动的阻力变大,最终PN结两侧载流子的漂移运动与扩散运动达到动态平衡,从N区扩散到P区的电子数目与在内电场Ei作用下从P区漂移到N区的电子数相等。这时空间电荷区的宽度不再增加,电荷量不再增多,这个空间电荷区就叫PN结。 P端引线称为阳极A(Anode),N端引线称为阴级K(Cathode)。当二极管(即PN结)接上正向电压(简称正偏)时,二极管导电其PN结等效正向电阻很小,管子两端正向电压降仅约1V左右(大电流硅半导体电力二极管超过1V,小电流硅二极管仅,锗二极管约)。这时的二极管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处于导通状态(通态)的开关。二极管正向导电时必须外加电压超过一定的门坎电压Vth(又称死区电压),当外加电压小于死区电压时,外电场还不足以削弱PN结内电场,因此正向电流几乎为零。硅二极管的门坎电压约为,锗二极管约为,当外加电压大于Vth后内电场被大大削弱,电流才会迅速上升。
当二极管即PN结接上反向电压(简称反偏)时,二极管不导电(简称截止或阻断)。外电场使原内电场更增强。多数载流子(P区的空穴和N区的电子)的扩散运动更难于进行。只有受光、热激发而产生的少数载流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漂移运动。这个极小电流称为二极管的反向电流。这些少数载流子的数目有限,并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环温一定时,少数载流子的数目也维持一定。因此在一定的温度下,二极管反向电流IR在一定的反向电压范围内不随反向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故称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为反向饱和电流IS。二极管外加反向电压时仅在当外加反向电压VR不超过某一临界击穿电压值VRBR时才会使反向电流IR保持为反向饱和电流IS。但是当外加反向电压VR超过VRBR后二极管被电击穿,反向电流迅速增加。工作时若无特殊的限流保护措施,二极管被电击穿后将造成PN结的永久损坏。为防止二极管出现电击穿,使用中通常只允许施加于二极管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VR为其击穿电压VRBR的二分之一。
PN结中的电荷量Q与外加电压V有关。PN结的等效电容称为结电容,C?Q/V。当PN结处于正偏时R为正向电阻,其值很小,结电容C很大。当PN结处于反偏时,R为反向电阻,其值很大,但这时结电容很小。二极管从导通状态(C很大存储电荷多)转到截止阻断状态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失存储电荷Q以后,二极管才能恢复反向阻断电压的能力而处于截止状态,然后在反向电压作用下,仅流过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
IS(5~10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