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岩溶地球物理特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李 攀 鲁志强 孙英勋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昆明 650011)

1 前言

云南是个可溶岩分布较广的省份,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岩溶现象广泛分布于山间、河谷、盆地之中。近年来,随着云南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其在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在公路工程勘察阶段,对岩溶勘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岩溶发育的不确定性及隐蔽性,岩溶勘察的难度非常大,仅靠钻探手段已经很难达到要求。一方面,钻孔的布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可能会被遗漏;另一方面,发现有岩溶分布的地段,也很难探明其规模、形态及分布规律。因此,非常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勘察手段,对岩溶勘察中的钻探工作进行前期指导和后期补充。

自2000年8月我院引进DUK-1型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以来,先后在嵩明~待补、昆明~石林、砚山~平远街、曲靖~胜境关四条高速公路的岩溶发育路段,采用高密度电法开展岩溶勘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2 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2.1 地质特征

可溶岩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滇东、滇东南及滇东北地区,其它地区分布相对少些,其岩性基本上都是碳酸盐岩,常见的有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等。其上覆地层多为红粘土,很多情况下,基岩可能直接出露或断续出露。同时,岩溶的发育通常与地质构造或地层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受构造带和地层接触带的影响,岩溶发育区的岩石节理裂隙一般比较密集,地层较破碎。 2.2 地球物理特征 2.2.1 电性特征

灰岩、白云岩电阻率通常比较高,一般在2000~8000Ωm之间,最高可达20000Ωm,泥灰岩电阻率相对较低,但一般也大于600Ωm。随着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破碎程度、岩溶发育程度的增强,填充物含量的增加,电阻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最低可降至100Ωm以下。这种差异,为利用电阻率法进行岩溶勘察提供了必要的物性前提。

对于无充填的溶洞,一般认为其电阻率比基岩电阻率高,但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虽然空洞本身电阻率较高,但由于溶洞的形成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的活动等因素有关,加上溶洞洞壁通常存在较厚的钙华层及钟乳石等低电阻物质,因此,除非是大型、特大型溶洞,大多数空洞由于低阻屏蔽的影响,一般仍然为低阻反应。由于可溶岩本身电阻率较高,在此基础上查找出明显的高阻异常通常比较困难,因此,溶洞的上述电性特征,为电阻率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物性前提。 2.2.2 异常特征

根据上述的电性特征分析,不难看出,岩溶最基本的异常类别有低阻异常和高阻异常两大类,其中,主要的是低阻异常。

根据岩溶形成过程中地下水的走向,岩溶分为垂直岩溶和水平岩溶两大类,垂直岩溶主要有石芽、溶沟、溶槽、岩溶洼地、岩溶漏斗、落水洞、岩溶竖井等,水平岩溶为溶洞。不同的岩溶形态,其异常形态也各自不同。同时,异常形态还受其上覆地层厚薄变化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所研究的岩溶,深度一般不超过20米,桥位勘察一般也不超过30米。在此深度范围内,所遇到的岩溶现象大多数为垂直型岩溶,只有少部分是水平岩溶。而作为不良地质勘察,岩溶勘察主要的勘察对象是岩溶漏斗、落水洞、岩溶竖井和溶洞。

1

一般来说,岩溶漏斗的异常特征通常为倒三角低阻异常,落水洞和岩溶竖井一般为直立或倾斜型带状低阻异常,而溶洞则为封闭的或是深部的低阻异常或高阻异常。同时应该看到,任何岩溶现象都不会孤立存在,而通常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落水洞局部的水平溶蚀就会形成溶洞。因此,对于工作中发现的异常,不能机械地进行“一对一”的解释。 3 方法概述

我院所使用的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其实质为高密度直流电阻率测量,一个排列最多可打60根电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9种不同的测量装置可供选择。讫今为止,我们试用了温纳、微分、施贝、偶极四种装置,发现温纳装置效果是最好的,其它装置受地表不均匀、旁侧干扰等因素影响较大,效果不甚理想。

温纳装置是不同深度的对称四极剖面装置,设备允许的最大隔离系数为16,点距可根据勘探深度和密度需要自由选取,我们一般选2~5米。

在野外工作中,高密度电法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日可完成5~8个排列的野外测量工作,采集2500~3500个数据。

数据处理工作采用专门的软件完成,先进行突变点剔除工作,再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圆滑处理和地形改正,最后通过剖面反演,绘制出电阻率成像剖面图。 4 资料成果解释 4.1 定性解释

在电阻率成像剖面图绘制完成后,即可在剖面上圈出异常区和正常区。如上所述,我们研究岩溶,主要是研究低阻异常。所以一但发现低阻异常出现时,就应该对其加以分析、鉴别和解释,以便将非岩溶所致的低阻异常加以排除。在此过程中,必须进行认真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在有钻孔资料的情况下,应该仔细对照钻孔资料。如果发现非常明显的高阻异常,则建议钻孔揭露验证,以便确定是大型空洞还是完整基岩。

对已确定的岩溶异常,根据其形态,结合地质调查和分析,对其类别、形态和发育规律作出定性描述。

4.2 定量解释

高密度电法资料最大的缺点就是定量解释的困难,尤其对于岩溶勘察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在确定的岩溶异常位置,再布置适量的常规电测深工作之后,对岩溶的埋深及发育规模进行定量~半定量解释是可行的。同样,定量解释工作也不应脱离钻孔资料、地质调查和分析而孤立进行。

同时,应该说明的是,地面电法工作,包括过去的常规电法,其定量、半定量解释,对于岩溶对象而言,通常只是一种宏观解释,而不是对具体的某个“溶洞”或“落水洞”的解释。这一点,必须在物探报告中加以明确。 4.3 异常验证

对发现的异常,建议布设钻孔进行揭露和验证,以便为整个测区的异常解释提供可借鉴的地质依据。对于已有钻孔控制的测区,勘探线应尽可能穿过钻孔位置,以便于异常的对照和解释。 5 应用实例

5.1 嵩明~待补高速公路

2000年8月~9月,我院受嵩明~待补高速公路指挥部的委托,接受了对4、5、11、12四个合同段的可溶岩路段进行大规模岩溶勘察的任务。经过实地调查之后,决定采用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勘察,高密度电法作为我院新开展的方法之一,第一次应用到了岩溶勘察之中。

本次勘察将点距定为5米,最大隔离系数为10,共完成108个排列的观测工作,以下选择三个较为典型的实例加以论述。

图1所截取的是4合同段的一段电阻率成像剖面。K34+960~+980一段为凹陷地形,上覆红粘土,不知下部是否有落水洞存在,及其发育位置、形态。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剖面图上看出,

2

K34+930~+960存在明显的直立带状低阻异常,据此推断落水洞存在,并提供了其分布位置,为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

图1 K34+890~K35+035

图2所截取的是11合同段的一段电阻率成像剖面。实地K95+530~+565一段为凹陷地形,上覆亚粘土。本次勘察前,该路段已作过钻探工作,未发现落水洞,但并不能因此确定落水洞不存在。作过高密度电法工作之后,上述地形凹陷地段仅发现倒三角低阻异常,因此推测其下部落水洞不发育,为岩溶漏斗。与此同时,在K95+480~+500发现直立低阻异常存在,结合实地情况,推测垂直节理裂隙发育,并可能伴生小规模落水洞。上述结论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图2 K95+450~K95+585

3

图3 K101+010~K101+130

图3所截取的是12合同段的一段电阻率成像剖面。实地K101+050~+100一段灰岩直接出露地表,但电阻率成像剖面上,K101+050~090下部却发现明显的低阻异常存在,据此推测,其下部水平岩溶发育强烈。结合实地调查,同时推测上部应该存在地下水向下流动的通道,因此推断上部垂直岩溶发育。施工开挖结果证实,在此路段,存在多处岩溶竖井,最深的超过10米。 5.2 昆明~石林高速公路

2000年10月,在昆明~石林高速公路详勘期间,我院物探组根据各合同段地质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对需要进行物探勘察的路段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物探工作,其中涉及岩溶勘察的路段较多,现选择两个典型实例给予论述。

图4 K67+430~K67+555

图4截取的是13合同段的一段电阻率成像剖面。实地在K67+460、K67+520两处有轻微塌陷现象,但无法确定其性质及规模。经过高密度电法测量,所得出的电阻率成像剖面上,分别于K67+455~+488、K67+520~+532发现两处低阻异常,总体上两者均呈直立状,且发育较深,推测为垂直岩溶(落水洞、竖井)发育地段,同时局部及深部伴随水平岩溶发育。上述结论为工程地质评价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4

图5 K74+740~+835(上行线左10米)

图5截取的是14合同段的一段电阻率成像剖面,该剖面位于上行线左10米。该路段位于一小型洼地之中,勘察目的主要是查明洼地覆盖层以下岩溶发育状况。高密度电法测量结果,在洼地中央未发现任何异常,而在洼地边缘却发现多处异常,本剖面K74+800~+830的异常即是其中之一。该异常为缓倾斜产出,推测为垂直岩溶与水平岩溶混合发育地段。

钻探结果,在上K74+805左10米、上K74+815左6.5米发现洞径分别为1.9米和2.5米的溶洞,埋深分别为11.5米和9.5米,与异常位置基本吻合。 5.3 砚山~平远街高速公路

2001年1月,我院物探组接受了砚山~平远街高速公路岩溶勘察的任务。该条公路大多数路段都从可溶岩地区通过,岩溶勘察是勘察工作的重点之一,但由于初勘阶段已经作过常规电法工作,因此本次工作只是对岩溶发育的重点区段进行控制。

如前文所述,各类岩溶形态的发育,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孤立的落水洞或溶洞其实是不存在的。本次勘察工作中,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实例。

根据要求,我们对K23+300~+600路段左、中、右分别布设了三条测线,进行连续的高密度电法观测。观测结果,发现K23+440~+470一段存在明显的倾斜状产出的低阻异常,该异常在左5米的纵剖面上反应尤其明显(见图6)。通过调查发现,该路段四周落水洞较多,K23+440左10米处就有一个出露,该落水洞与剖面上所见异常产状基本一致。因此推断,异常即为该落水洞的反应。

图6 K23+410~K23+490(左5米)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该落水洞的发育规律,我们选择K23+465布设了一条横剖面,观测结果见图7所示。在该剖面上,近直立型带状异常已演变成孤立的封闭型异常。由此推断,该落水洞其实并

5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岩溶地球物理特征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李攀鲁志强孙英勋(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昆明650011)1前言云南是个可溶岩分布较广的省份,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岩溶现象广泛分布于山间、河谷、盆地之中。近年来,随着云南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其在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m965zh4t1j03v4iv5u208bi780fr00a2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