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哆嗦、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哆嗦、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1、上一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坐井观天的——青蛙,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位非常有名的童话明星——寒号鸟。
2、介绍寒号鸟。
寒号鸟:实际上是鼯鼠。民间传说中,说它在严寒的冬天不断地号叫,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最后被冻死了,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鼯鼠,哺乳类,外形像松鼠,但比松鼠略大。它的前后肢均有钩爪,前后肢之间有宽大的皮膜相连,尾长,背部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毛色较浅。生活在长有松柏的崖石陡壁上的石洞或岩缝中,以松柏树叶为食。分布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中华鼯鼠,主要生活在柏树林山地中。
1 / 6
3、小结:今天我们就从课本中去了解一下《寒号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号”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寒号鸟 一堵 缝隙 当作 喜鹊 晴朗 头衔 枯草 劝告 趁着 将要 得过且过 腊月 狂风 吼叫 哀号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4、重点讲解多音字“当、号、缝”的注音。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5、出示形近字,进行双胞胎找不同,然后组词。 三、情景朗读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3、分段指导朗读。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2 / 6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阵、枯、却、纷、朗、面、将、夜”。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预设:
阵:左右结构;第一笔是“横折弯钩”,左窄右宽,“车”上横短下横长,撇折的横在横中线上,竖为悬针竖。
将:左右结构;注意右边要向左靠,左边的竖为垂露竖,“夕”略小,撇略短,“寸”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点在竖中线上。
根据字谜识记生字:去只耳(却)。拿去蒋的帽子(将)。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8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寒号鸟》(出示课题),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记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这个故事中出现过的,看谁的记忆力好。
出示本课词语:寒号鸟 一堵 缝隙 当作 喜鹊 晴朗 头衔 枯草 劝告 趁着 将要 得过且过 腊月 狂风 吼叫 哀号
请你用半分钟时间,自由读一读,记一记有哪些词语。 这些词语,你都能理解吗?
2、回顾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做什么?结果怎样?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二、研读课文,调查寒号鸟的死因
1、就在寒号鸟死后的第二天,森林里的黑猫警长闻讯赶来,对寒号鸟的死,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