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十) 1.3.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1

2013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套题:课时提能演练(十) 1.3.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浙

江)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2·衢州模拟)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 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易错题)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 )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111

111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 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011·重庆文综)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6.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预测题)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X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8.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的升高而减少 B.地上生物量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多

C.若该区域变暖,则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

D.若该区域变暖,则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减少

埃及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材料,回答9、10题。

111

111

9.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C.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10.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11.(2012·杭州模拟)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与表中乙、丙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径流带 甲 乙 过渡带 丙 丁 降水量 (mm) <200 200~400 400~800 800~1600 >1600 径流深度 (mm) <10 10~50 50~300 300~900 >900 蒸发量 (mm) <200 200~300 300~400 400~700 >700 径流系数 (%) <10 10~20 20~40 40~60 >60 径流系数: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深(毫米)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毫米)之比。 A.荒漠、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针叶林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探究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同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差异。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将下列地理要素代表的字母填在甲图框内,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

a.地形、b.气候、c.水文、d.洋流、e.太阳辐射

(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乙图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向北突出的主要原因。

111

111

(3)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出该河流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 13.(2011·福建文综)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B,2选C。第1题,锡尔河和阿姆河是咸海的主要淡水来源,两河附近居民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是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第2题,咸海面积减小,蓄水量减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导致当地气温年较差增大,风力作用加剧;同时,大面积湖底

111

111

出露后形成盐漠,盐漠中盐分含量高的尘土被风扬起,形成危害极大的盐尘暴。

3、4.【解析】3选C,4选A。第3题,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大,说明西北地区越来越干燥,这样会导致风力作用增强。第4题,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气候的大陆性变强、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湖及其水量减少、晴天增多;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5、6.【解析】5选B,6选B。第5题,由于该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在干旱时期典型树种的特征就是要耐旱,其根系比较发达,叶面比较小,气孔少,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此其叶质坚硬,树皮厚。板状根主要是指热带雨林地区的乔木特点,其树干长。第6题,在非洲20°S大陆东西两岸分别是热带草原景观和热带荒漠景观,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两岸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距离海洋均不远,地形都以高原为主。

【素材链接】耐旱植物的外形特征

旱生植物,一般讲,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或多茸毛,这是就外形而言。这些形态上的特征,能够减少蒸腾面,使旱生植物具有高度的抗旱能力,以适应干旱的环境。 旱生植物的另一种类型是肉质植物。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

7、8.【解析】7选D,8选C。第7题,结合两幅图可判断该区域地上生物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增加而减少,随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多。

9、10.【解析】9选D,10选C。第9题,该地地理环境的变化是从阿斯旺大坝建成开始,各要素随之变化而引起的。第10题,大坝拦截的是河流,最先引起水文条件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11.【解析】选C。读表可知,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半干旱、湿润气候区,对应的自然植被只有C项符合题意。

12.【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洋流和地形影响某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热量和水分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气候与水文相互影响。第(2)题,这里是山地丘陵,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第(3)题,这里靠近海洋,地势低平,受海水影响,土地盐碱化严重。 答案:(1)上:ade(位置可互换) 下:bc

(2)图中东段为山地丘陵,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3)土地盐碱化。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处于西风带位置,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风的影响,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而大峡谷谷底湿润气流不能到达,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第(2)题,R河河口出现断流说明上游来水少,注意题目的提示“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中信息“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说明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因而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第(3)题,注意题目的提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跟着发生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参照这个思路来回答,最终会导致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

111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十) 1.3.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112013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套题:课时提能演练(十)1.3.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浙江)(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2·衢州模拟)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kl20mdbx7u3cm9b9nu86wqu5roq70038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