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外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之欧阳学创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欧阳学创编

大通县中医院

时间:2021.03.03 创作:欧阳学 外科

外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2年版)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参考《中医外科学》(刘忠德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

(1)初期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如脓液流

欧阳学创编

欧阳学创编

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溃后不收口,渗流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

(2)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 (3)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疼痛。

(4)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

(5)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多发生在初产乳的哺乳期,尤其是产后的第三或第四周。

(2)初起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或伴有高热、寒颤。

(3)中期肿块变硬,有压痛,皮肤发红,常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

(4)患侧乳房肿大,局部红、肿、热、痛,有搏动性疼痛,在哺乳期更剧。

(5)患侧腋下常有淋巴结肿大。 (6)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7)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少见。

(8)病程往往延时甚久,严重时可并发全身化脓性感染。

欧阳学创编

欧阳学创编

(二)疾病分期

1、郁滞期: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并出现硬块(或无硬块),多在乳房外下象限,乳汁排出不畅;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发热寒战,头痛骨楚,食欲减退,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2、成脓期:硬块逐渐增大,继而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呈搏动性,有压痛,疼痛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查血象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局部穿刺抽吸有脓。

3、溃后期:急性脓肿成熟,可自然破溃,或手术切开排脓。一般溃后脓出通畅,局部肿消痛减,寒热减退,逐渐向愈。若脓流不畅,肿热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囊(腺叶),形成“传囊乳痈”,亦可形成败血症。若有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则可形成乳漏,收口缓慢,至断奶后方能收口。 (三)证候诊断

1、气滞热蕴证:乳汁排泄不畅,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2、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掀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

欧阳学创编

外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之欧阳学创编

欧阳学创编大通县中医院时间:2021.03.03创作:欧阳学外科外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2年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hzr82f0h8xzko02xoc4ddq3430ci00y8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