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营改增”政策对建安行业财税处理的影响
【摘 要】“营改增”是当前我国在财税领域推进和实施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对于减轻企业税负、释放市场活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建安行业纳入“营改增”改革范围后的财税处理影响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探讨建安企业面对“营改增”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建安;财税处理;会计科目 一、“营改增”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二、“营改增”对建安企业财税处理的影响 1.“营改增”对建安企业税负的影响 2.“营改增”对建安企业应税管理的影响
营业税同增值税是两种不同的税种,由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变后,自然会造成企业应税管理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稽征机关的改变。按照目前的税务体制安排,营业税由地税机关稽征,增值税由国税机关稽征。因此,当建安企业纳入“营改增”改革范围之后,首先面临的便是税务稽征机关的改变。企业应及时向国税机关申报并缴纳税收。二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改变,营业税同增值税的纳税义务时间并不完全相同,如先开票后企业的纳税义务时间确定。三是纳税地点的改变。营业税同增值税在纳税地点的规定上也有所不同,如营业税规定“纳税人承包的工程跨省的,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增值税则规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建安企业由于建筑活动的广泛性,业务分布范围较广,更应注意。四是税控系统的改变,增值税的税控系统更为规范和严格。同时,增值税的税控系统在购买及后期维护的费用负担上也有所优惠,如“纳税人使用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的后期技术维护费可以抵减增值税”。 3.“营改增”对建安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两种税制的计征理念不同影响了企业对其的会计处理方式,主要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计科目的不同。如营业税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只设置了一个二级科目,即“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而增值税则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了多个二级会计科目,如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增值税检查调整”等五个二级科目。二是会计核算原则不同。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因此营业税额实际上计入企业当期损益之内的,在会计实务操作中,营业税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进行核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部分数据能够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体现,即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栏中显示。而增值税则属于价外税,是剥离了收入的税负,因此并不能计入企业当期损益,自然也就无
法显示在企业的利润表之中。由此,利润表显示的收入、成本费用都会下降。相同地,营改增后,由于增值税的抵扣效应,固定资产的入账会有所减少,营业税金不再显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将都有所下降。现金流量表也会有所变动。由于这两种税收性质的不同,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一定要注意区分和处理。三是计税方式的不同。营业税同增值税两者适用税率不同,目前建筑业适用3%的营业税率,而增值税税率目前主要有17%、13%、11%和6%四档,未来建筑业实行“营改增”后很可能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同时,在计税方式上,增值税也有别于营业税。因为营业税是价内税,因此计算时只需用营业收入乘以相应的税率即可,即“营业收入*营业税税率”,而增值税是价外税,在计算税额时必须刨除销售收入中含有的增值税额,按“销售收入*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4.“营改增”对建安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应税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税活动的改变也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营改增”实施后,建安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活动发生变化。“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将较以前有所不同,如企业的战略定位、市场营销(包括诸如市场定价、销售策略)、采购管理、税务管理、IT管理等都会发生相应改变。同时,营改增对企业的融投资活动也有一定影响。就以投资活动为例,营改增实施后,投资活动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必须考虑到进项抵扣的问题,否则就很难准确。而之前的营业税率则简化了这种投资收益计算方法。事实上,正在实行营改增的中国移动便是通过总数估算、项目大类估算及项目子类估算三种方式进行投资收益分析。二是财务管理费用发生变化。财务管理活动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财务管理费用的变化,这种费用的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价税分离后税费的减少和财务活动变化引起的财务费用的变动。如前所述,营改增后,增值税单列,自然成本费用跟着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营改增后企业会发生另一笔制度转换成本,如系统更换、人员培训等,会部分推升企业成本费用。从其他行业的已有实践看,确实如此,如中国移动在实施营改增后,成本费用将下降0.69%,其中资本开支下降7.35%。
三、建安企业面对“营改增”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面对即将来临的“营改增”,建安企业应从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一是适时评估企业风险,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营改增对建安行业的发展风险尚未可知,需要谨慎。如在已经实施营改增改革的物流行业中,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上海物流业67%的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税负5万元。因此,建安企业在政策变革之前及时作出风险评估和判断,并预置应对策略。如对于一些采取混业经营的企业,由于经营业务不同使得企业适用不同的增值税率,像钢材、水泥、强弱电、劳保产品、工程劳务等不同的增值率都不同,企业应及时依据政策进行风险评估,适时收缩和转变,优化业务结构。
二是完善内部管理,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内部管理是企业应对外部变化的根基,只要抓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才能增强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营改增”大潮中
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扩大有利因素的影响。建安企业应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统一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健全预算管理、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现金管理等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和审计监督。
三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营改增”实施后,财务人员首当其冲,其专业素养、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在“营改增”中的表现。企业应及时组织财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增值税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及时掌握并正确理解“营改增”及增值税的有关会计政策要求,增强企业应对“营改增”的能力水平。 四、结语
应该清醒地看到,“营改增”是大势所趋。面对即将来临的“营改增”,建安企业应及时做好思想准备,加强动员和学习,提高应对能力,以便在未来的改革中能够抢先一步,赢得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