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奠定美国思想基础的经典,如果要研究普世价值,研究美国梦,一定要去读一读;如果要批判它们。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读书心得1000字,欢迎借鉴参考。
读书之《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美国开国元勋,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实际上并没有当过美国总统。题记
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富兰克林成就美帝。虽然《富兰克林自传》不像《论语》那样句句拿出来都是名言警句的feel,但在我看来,二者实在有颇多相似之处。
孔子是中国的万世师表,是所有天下人的老师;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国父,是美国梦的奠基者和实践者。
《论语》是儒学思想的开山祖师,儒学又是贯穿中华文明发展、东方哲学最重要的思想基础;美国的思想我并不十分了解,不过听说富兰克林所秉承的关于正直、诚实、求真、修养、自律、学习、奋斗的价值观,正是如今西方社会所谓普世价值观的源泉。
普世价值,当年因公知的宣传闻名于世,如今却也因为公知的恶名而粘上了些许负面色彩,甚至让人联想到美分党带路党。我不喜欢扣帽子,客观的说,价值观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试图在
- 1 -
价值观中夹带的秘而不宣的企图。
再说起传统经典,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大家脑海中多半会浮现出手拿戒尺、一席长衫、摇头晃脑、闭眼吟诵的私塾先生的形象,这些才符合我们对传统的定义。至于《富兰克林自传》之类洋货,和传统二字当然是不沾边的,但或许在老美的心目中,这恐怕就是等同于我们的四书五经吧?
传统文化中有经典,有糟粕,东方如是,西方亦如是。比如《富兰克林自传》中,也写到不少富兰克林借国家公职之便经营自己的商业的事情,并颇为自得,这些情节放在今天,岂不是官商勾结的反面典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人类在变化,古人的思想和做法,一定会有很多变得不合时宜。所以对待传统文化,一定要有分辨力,既要传承思想的精华,对于已经不合时宜的东西,也要勇于扬弃,免于在故纸堆里打滚。
经典之作总是有很多故事,也有不少遗憾。《富兰克林自传》一开始并不是真正的自传,而是老富兰克林写给自己儿子的信,幸运的是有书商看到这些信,意识到了它们的价值,书商觉得富兰克林家信中自述的经历、思想,对年轻人的劝诫教诲,若是可以传播出来,让全美国的人民一起分享,读后感.那一定是美国之幸,于是建议富兰克林在这些书信的基础之上完善成自传。富兰克林欣然付诸行动,但是遗憾的是,这部自传尚未最终完成便
- 2 -
溘然长逝,留下这戛然而止的著作。
如同一位伟大的智者坐在对面,向你娓娓道来,他的人生阅历,他的人生智慧。虽然是半成品,但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伟人耀眼的光辉,那些熠熠生辉的思想,将永远铭刻在人类的纪念碑上。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奠定美国思想基础的经典,如果要研究普世价值,研究美国梦,一定要去读一读;如果要批判它们,也一定要读一读。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1000字
最近一直在读书,也一直在写读书笔记。虽然自己的读书笔记写得总是不满意,但好在读的书绝大部分都很不错,想想也就释然很多了。权当自己做个记录吧,证明自己曾经也读过不少书,因为读过的书总是会忘得很快,具体内容也慢慢就模糊了,不然就跟白读了一样。这可能也是好习惯,一来读完之后可以总结总结,二来也可以自己练练文笔,训练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
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读自传类的书籍,而之所以会读这本《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是因为查理芒格曾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他崇拜的偶像,甚至于《穷查理宝典》的书名也是模仿富兰克林所写的《穷查理历书》。
不得不说,这本自传让我读得异常轻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
- 3 -
那么沉闷和枯燥。富兰克林始终以一种理性、坦荡和风趣的态度,对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进行描述,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丝毫让人感觉不到任何修饰和美化。对于自己年轻时曾经犯过的各种,似乎在常人看来有些难以启齿的错误,富兰克林也在书中一一写明。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一种品质,对于像富兰克林这样在当时已经具有很高历史地位的人来说,能够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实属不易。
我想,查理芒格之所以崇拜富兰克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正是因为他身上具有诸多查理芒格所提倡的品质,比如,谦逊,勤奋,善良,正直,热心,节俭,自制,理性等等。由于最初这本自传原本是富兰克林写给自己儿子看的,目的是通过讲述自己一生的事迹,能够让儿子少走一些弯路,学会如何积累财富,避开陷阱,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本自传写的非常写实。
而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无完人,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或者伟大的,即使像富兰克林这样被认为是最伟大美国人之一的人,本质上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是,从富兰克林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自己有意的培养,很多品质和习惯都是可以在后天形成的。富兰克林就是采用了一种计分卡的办法,写上自己最希望养成的美德,定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核对,提醒自己按照正确的方式去生活。这样,
- 4 -
久而久之,人的行为就慢慢改变了。这个方法我自己也有借鉴,效果还不错。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富兰克林的人生似乎有点太过于理性,用情不深,让人难以理解。无论是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与自己爱人之间,都没有体现出特别的关爱或者情感。在谈及他的妻子时,他最看重的似乎是她在事业上对他的支持和帮助,最高的评价仅仅为是个贤内助.更糟糕的是,在婚前还曾经一度离开妻子跟朋友远去英国,甚至不打算回来。从很多的细节可以看出,富兰克林不是一个特别注重感情的人。
当然,最终每个人的人生都还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想要什么,就追求什么,关键是要确定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多看看别人的自传倒也不是坏事,特别是哪些我们各自认可的人。
心得体会1000字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读圣人书,如与贤者同游久而观史思辨,则与之同矣。8年前第一次读《富兰克林自传》时,就特别希望把这本书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本影响了美国几代人、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更是一本在我走上工作岗位,指导我工作和生活良多的一本智慧书。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