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0-2011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O-16 C-12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

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D、用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铁锈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作导线 B、用稀有气体填充灯管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3. 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做燃料 B、氧气可以用来炼钢 C、氢氧焰可以用来焊接金属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4.下列带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海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5.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Al2O3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6.桂花盛开的季节,我们途径桂花树边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这是因为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有一定质量 D、分子间有间隔

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吹灭燃烧的蜡烛后,在灯芯处看见有一窜白雾

8. 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Fe B、Si C、Al D、O

1 / 7

10.钛(Ti)和铁(Fe)都是有广泛用途的金属。某钛铁矿中Ti显+4价,Fe显+2价,该钛铁矿的化学式是

A、Fe2TiO3 B、FeTiO4 C、FeTiO3 D、FeTi2O4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蒸馏水和自来水 硬水和软水 氮气和二氧化碳 水和双氧水 区分方法 看颜色 加肥皂水搅拌 燃着的木条 闻气味 12.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氢元素

C、都含有氢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1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③随意丢弃费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16 2 8 6 A、核内有16个质子 B、该粒子形成的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该粒子对应的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该粒子为硫原子

1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 + 氧气B、氢气 + 氯气C、碳酸氢铵

氧化镁 氯化氢

氨气 + 二氧化碳 + 水

D、锌 + 硫酸 硫酸锌 + 氢气

16.根据下列反应事实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错误的推理是 化 学 反 应 事 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 反应温度 催化剂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B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2 / 7

: 名 姓 D 铁片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17.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第112号元素的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核外电子数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D、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8.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19.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

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42 Mo D、元素符号为MO

钼 2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95.94 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2010-2011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O-16 C-12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一分,共27分) 21.(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氦原子_________ ; ② 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_______ _; ③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 ;④ 2个镁离子_______ _; ⑤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 _。

3 / 7

22.(2分) 人体中含有过多的尿酸(C5H4N4O3)会引起痛风和肾结石,治疗时可以服用嘌呤醇(C5H3N4OH)。以上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的种类 (填“相同”或“不相同”),构成两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所含 原子的个数不同。

23.(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H 氢 3Li 锂 llNa 钠 19K 钾 4Be 铍 12Mg 镁 xCa 钙 5B 硼 13A1 铝 6C 碳 14Si 硅 7N 氮 15P 磷 8O 氧 16S 硫 9F 氟 17C1 氯 2He 氦 10Ne 氖 18Ar 氩 ……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

(2) 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此规律,可知图中x = _______ __ (3)由铝元素与氧元素组合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4.(6分)某同学测试各种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1)准备实验:用玻璃片盖住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 (选填“光滑面”或“磨沙面”)与集气瓶口接触;

(2)进行实验:为了使各物质与氧气完全反应,操作

方法是 ; 图示实验中,有火焰产生的是 (选填实验编号); (3)分析与表达:

① 写出C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为防止瓶底炸裂,可在集气瓶内装少量 。

A B C ② 图示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 25.( 7分) 某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抚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下图中的 装置是(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______ 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下列装置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 / 7

A B C 26.(3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____ _ (填“分子”或“元素”)。

(2)某同学取了一些自来水样品,经测定水样中含Ca2+ 、Mg2+、Cl- 、 OH-等4种离子,这4种离子可构成 种物质。

(3)食物腐烂是因为食物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所以 是保存食物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 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含3小题,共23分) 27.(4分)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火灾 (1)加热试管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28.(12分)今天是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日,九年级1班某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准备练习制取和收集氧气,实验员为他们提供了下列装置及仪器。

(1)写出

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张勇同学选择了A和D制取和收集氧气,他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如果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可以用 放在 处检验。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物质 制取气体的药品 反应条件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氯气 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 加热 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① 制取氯气不可以采用装置A的理由 。

② 制取氯气 (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B,理由是 。 (5)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类型的确定应根据 (填序号) a、化学药品的状态 b、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 c、生成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29.(7分)长期存放的浓氨水(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如果密封性不好,试剂瓶内的液体体积会慢慢地减小了。

【提出问题】瓶内液体体积慢慢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构成浓氨水的粒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查阅资料】无色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在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中不变色。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1)取少量无色氨水和水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 装有氨水的试管内的液体变成红色,说明氨水显 性;装水的试管内的液体不变色, 说明水 ;

5 / 7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0-2011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Cl-35.5O-16C-12H-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B、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9ke6hg884x67j2pwjr92i2p9mf5d01dq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