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的脂肪营养需求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贾高旺 郭 冉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8(000)004 【总页数】2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分布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是世界上养殖最多、产量最大的三大虾种之一。凡纳滨对虾机体中的脂肪在凡纳滨对虾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凡纳滨对虾机体中的脂肪酸不仅是构成生物体重要的物质,也是生物生长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
一、凡纳滨对虾饲料行业的现状
营养饲料是对虾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虾饲料工业随之起步。中国水产饲料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天然饲料为主;2000年至今,我国的饲料工业相关政策逐渐规范,通过大企业的不断整合,市场集中度增强,先进技术成为饲料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保证,由初级饲料产品向生态饲料产品不断转变,使水产品种日渐增多。整个行业向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环保、生态等方向协调全面发展。目前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除了对虾的蛋白质营养是关注重点外,脂肪营养也不容忽视。
二、脂肪的作用以及消化过程
1.脂 肪在凡纳滨对虾机体内的作用
脂肪在凡纳滨对虾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高抗应激能力,改善对虾生
长状况。虾类的脂肪来源一部分来自于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转化,另外主要还是来自于饲料的供给。至于脂肪的主要代谢去向一部分用于直接供能,一部分用于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另一部分作为储能物质存于体内。 2.对 虾对脂肪的消化过程
对虾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不同于哺乳动物,经胃的研磨和各种消化酶的分解作用,生成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幽门胃过滤后颗粒小于1微米的物质进入消化腺管吸收利用。肝胰腺组织是脂肪合成能力最强的器官,合成的脂肪部分直接储存在肝胰腺内。其余的脂肪与胆固醇、载脂蛋白质结合生成低密度脂蛋白质,通过血液运送到其他组织进行储存或代谢。在脂肪代谢中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甘油及脂肪主要来源于外界摄入、糖酵解以及糖的氧化分解。在大量哺乳动物和禽类的研究中,苹果酸脱氢酶活力是反映脂肪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苹果酸脱氢酶(MDH)是柠檬酸循环中关键酶之一,可分为NAD-依赖性的苹果酸脱氢酶(NAD-MDH)和NADP-依赖性的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该酶控制着苹果酸向草酰乙酸的不可逆转换,也参与苹果酸-草酰乙酸穿越线粒体等代谢途径,在能量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脂肪、脂肪酸的种类和添加量
1.饲 料中添加脂肪的种类和添加量
饲料中的脂肪,既可以氧化提供能量,也可为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吴纯衡利用鳕鱼肝油作为脂肪源饲养斑节对虾,结果表明,添加量为6%时,生长率最高;添加量为9%时,饲料效率最高。Deshimaru等研究表明,添加6%的豆油与鳍鱼肝油(1∶3或1∶1)的混合物,日本囊对虾生长最好。以鱼油作为脂肪源,当饲料含脂量为8.49%时,凡纳滨对虾的体重增加和成活率最高,
饲料系数也较低。凡纳滨对虾饲料中脂肪添加量在8.5%~9%效果最好。有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但对肝脏脂肪酸种类变化没有影响。在生长方面,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豆油和鱼油)的幼虾生长优于添加单一油脂,这说明混合油脂能相互协同促进发挥功能,同时能够弥补添加单一油脂时引起缺少其他脂肪酸的不足。 2.饲 料中添加脂肪酸的种类和添加量
凡纳滨对虾的必需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虾机体利用脂肪酸的顺序有一定规律性,即首先利用饱和脂肪酸,然后利用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动用高不饱和脂肪酸(Koven等,1989;卢素芳等,2008)。已有学者报道,亚麻酸(C18∶3n-3)和亚油酸(C18∶2n-6)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Kanazawa等报道,C18∶2n-6、C18∶3n-3可以通过去饱和作用以及碳链延长作用转化为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脂肪酸对虾类的生长、存活均有促进作用。由于C18∶2n-6和C18∶3n-3的化学结构存在着相似性,在过量情况下它们很容易在前体物、产物的生理生化反应中产生竞争。因此,饲料中C18∶2n-6和C18∶3n-3恰当的比值关系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①当饲料中 C18∶3n-3/C18∶2n-6的比值为 0.30~0.56时,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及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胰腺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②以增重率作为判定指标,建议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C18∶3n-3/C18∶2n-6的比值为0.44。
四、结语
通过了解凡纳滨对虾的脂肪营养需求,可以看出脂肪对虾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