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第四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一、选择题
(2016·高考上海卷)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完成1~2题。
第一次 60° 第二次 50° 第三次 40°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C.秋分日
B.夏至日 D.冬至日
解析:第1题,依据正午太阳高度=90°-两地纬度间隔,以及北京纬度为40°N,可计算出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纬度分别为10°N、0°、10°S。又因为是在连续三个月内的测量,可判断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D项正确。第2题,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太阳直射赤道,且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故此次太阳直射赤道日期为秋分日,故C项正确。 答案:1.D 2.C
(2016·太原模拟)下图为某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5月6日左右 C.11月7日左右
4.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C.11°34′N
B.11°34′S D.23°26′N B.8月7日左右 D.2月6日左右
5.若测得某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分日 C.秋分日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B.夏至日 D.冬至日
1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解析:第3题,N、M两日以6月22日为中点呈对称分布,且N位于6月22日之后。据此推知,N的日期可能为8月7日左右。第4题,该地5月5日有直射现象,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第5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 答案:3.B 4.C 5.D
(2017届河南名校联考)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纬度可能为( ) A.4°N C.30°N
B.22.5°N D.45°N
7.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 A.夜长最短的一天 C.气温最高的月份
B.日出最晚的一天 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
解析:第6题,正午影长率可能为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有两次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该位于热带地区。当地正午影长率可能大于1,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小于45°,而4°N在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因此结合选项可知,只有22.5°N符合条件。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即此时为夏至日,该地正值一年中夜长最短的一天。 答案:6.B 7.A
(2017届潍坊模拟)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家乡潍坊市(36.5°N,119.1°E)进行实地考察。该学习小组观测太阳,此方位,仰角为60°。右图为该小组观测到的某居民楼太阳能热读图,回答8~9题。
8.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 B.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当日昼长夜短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9.为了冬至时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学习小组建议居民将太阳能集热板( ) A.调整方向 C.角度大约上调9°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时太阳处于正南水器的集热板。
B.不用调整 D.角度大约下调9°
2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解析:第8题,当太阳位于正南方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根据地方时计算知,北京时间为12时3分36秒。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6.5°N,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北也可能向南移动。第9题,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约23°26′S,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左右,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集热板应与地面夹角为60°左右,据此得出结论。 答案:8.C 9.D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位时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四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在北极点上 C.丙地在北回归线上
B.乙地在北极圈上 D.丁地在南温带
11.太阳位于甲地正北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 A.0时 C.12时
B.6时 D.18时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该日甲、乙两地太阳有正南和正北方位,正南太阳高度大,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北太阳高度小,为午夜太阳高度,说明甲、乙两地位于极昼地区且乙地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地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午夜太阳高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N,甲地位于80°N;乙地位于70°N;丙地位于10°N;丁地位于25°S,位于南温带。第11题,当太阳位于甲地正北时,甲地为子夜时分,地方时为0时。 答案:10.D 11.A
(2017届天津模拟)地处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D.地形
每年9月起巨镜(如图)
13.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最可能截至( ) A.10月 C.次年3月
14.巨镜最可能位于广场的( ) A.东侧 C.西侧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B.12月 D.次年6月
B.南侧 D.北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