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摘要】本文联系鲁迅“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实际,论述了鲁迅笔下的五类知识分子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意义,探索了鲁迅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高度成就。
【关键词】鲁迅 小说 知识分子 形象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105-03
鲁迅,“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最早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家之一。在《呐喊》和《彷徨》这两座新小说的丰碑中,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是他主要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
在创作中,鲁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五四”前后时代的急剧变化给各类知识分子带来的思想灵魂的深刻变化。鲁迅深入地剖析了知识分子的灵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们的思想矛盾和苦闷,并以现代意识观照他们的生活,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作家对二十世纪初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的理性思考。
鲁迅对知识分子了解得十分透彻。在作品中,他用许多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他既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的历程”,也不仅仅是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助。他用那匕首投枪般的钢笔,生动地刻画了几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给世人留下深远的启示。
一、以孔乙己、陈士成等为代表,深受封建科举“八股取士”的毒害、充满着旧社会文人酸腐气味的旧式知识分子。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倍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是封建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这个始终没有考上秀才的老童生,穷酸、迂腐的性格特点造成了他的命运悲剧。鲁迅写孔乙己,人物出场的第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就表明了这一点。他做过“十年寒窗,一朝成名”的美梦,结果胡子花白,却还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生活,那就必须依靠劳动来谋求生存。可由于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使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染上了“好喝懒做”、蔑视劳动的坏习气。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而残酷的现实又把他挤出“长衫主顾”的系列,使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沦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笑料。他不仅不承认自己的没落,还时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摆着读书人的架子。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样,充分体现孔乙己穷酸、迂腐的性格,体现了他的“灵魂”。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不劳动,就难以维计,弄到将要讨饭的境地。但讨饭要抛头露面,他自然不愿意干,最终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偷窃来苟延残喘。他甚至连书也偷,当人家揭发、讥笑他的时候,他“争辩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生动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当人家故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他倍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更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那自负清高、鹤立鸡群的神情跃然而出。这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已走上穷途末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烙印。但当问到“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虽然沦落
到了这种地步,但仍忘不了科举,把自己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他对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没有任何的觉醒,这正是他最可悲之处。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他偷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代表人物——丁举人的东西,被打断了腿。他最后一次在酒店门前出现,“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这个场面是非常悲惨的,令人目不忍睹。在这里,作家更进一步地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进行了血与泪的控诉。在封建社会,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只要中了举人,就有资格升官发财。可连半个秀才也没考上的人,如果再加上出身贫寒,那就连狗也不如了。作家最后写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长久没有见过孔乙己”,“终于没看见——大概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作家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旧社会对处于社会底层的读书人的鄙薄,揭露了封建教育的极端腐朽性。 孔乙己作为一个穷苦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作家在描写他性格的寒酸,批判他的国民劣根性的同时,还注意发掘了他作为社会底层的一分子的善良一面。“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作品通过他热心教小伙计“茴字有四样写法”,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等的细节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精神上的孤独,又显示了他的一片赤诚,更进一步体现出他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
《白光》中的陈士成和孔乙己同属于一个类型。陈士成想象得很美:“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他参加过十六次科举考试,可“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致使他名落孙山,以至心理变态。在与“金榜题名”无缘之后,这位醉心仕途的老童生精神错乱了,结果在想象的财宝的白光中,淹死在万流湖里。作品深刻、细致地描写了陈士成的心理状态,从他追求功名利禄的举动中针砭他不劳而获的国民劣根性。作品结尾关于万流湖里的浮尸的描写,实际上显示出作家对“病态社会”的愤懑和对死者的同情。
孔乙己和陈士成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弱点:不敢反抗。鲁迅在怀着一定的同情心鞭挞他们的迂腐和缺乏反抗精神的同时,也间接地指出:在黑暗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只有反抗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很显然,作家的意图主要不是批判他们,而是发人深省地向读者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走到穷途末路?他们的结局是由谁造成的?鲁迅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中也谈到:“看见了讲到‘孔乙己’,就想到中国一向怎样教育儿童来”。
二、以四铭老爷和高尔础等为代表的伪道学家,是完全否定的知识分子形象。 《肥皂》中的四铭老爷,是一个封建卫道者的形象。他组织“移风文化”,企图指出孔孟僵尸,阻挠新思想的传播和人民群众的觉醒,维持封建秩序。就是这个封建伪君子,在街上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丐,便以“孝女”为例教育子女,还要写《孝女行》“表彰”她;但又对那“孝女”充满邪念,津津乐道地重复着流氓嘲戏女丐的下流话,并真的去买了一块肥皂。作家撕去了四铭的伪装,无情地鞭挞了这个封建卫道士、伪君子的丑恶灵魂。
高尔础,一个对历史和数学都一窍不通的女校教员,因羡慕高尔基而改名为“高尔础”,却大写特写鼓吹国粹的文章。他到女子中学教书的目的只是为了看女学生。他不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而是一个喜欢“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高等流氓。
在小说中,鲁迅运用“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讽刺手法,通过刻画四铭、高尔础等的形象告诫读者:对于某些道貌岸然、文质彬彬,实际内心肮脏、丑恶龌龊的知识分子,应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并和他们斗争到底。在冷静的客观描写中,
鲁迅对这类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进行的讽刺和彻底的批判,表达了坚定的战斗精神和强烈的憎恶感情,充分体现了“寓热于冷”的艺术风格。
三、以吕纬甫和魏连殳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受到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到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具有反叛精神,曾和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最终因缺乏韧性而惨遭封建黑暗势力打跨、碾碎。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身上曾闪过民主革命思想的火花,“连日议论革中国的方法”,并有过“去拔掉神像”的激进行动。但当辛亥革命退潮的时候,黑暗的社会现实腐蚀了吕纬甫身上的锐气,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了如下概括: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走出了战斗行列后的他,只能教教私塾,讲授曾经反对过的“子曰诗云”,“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混日子,做些“等于什么事也没有作”的事。如为了敷衍母亲,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以满足别人和抚慰自己。而特意买剪绒花送给顺姑这一细节,暗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吕纬甫和贫苦女子顺姑的命运相差无几。“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他已经完全失去生活的目标,彻底为黑暗势力所吞噬了。“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家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也曾是反封建的斗士,但他的结局比吕纬甫更为凄惨。“出外游学”回来的他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合污,但现实又不允许他完全与世隔绝。由于不堪生活和心理上孤独的重负,他“最终躬行于自己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整天围绕他的是“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以此作为自己的“胜利”,而实际上他失败了,他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最后,“他在这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这可笑的死尸”。
吕纬甫、魏连殳是“五四”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孤独者”形象。鲁迅在以人类历史演进的高度对先行的“精神世界之战士”的悲壮心理体验给予肯定的同时,严肃地批判了他们的国民劣根性。
四、以子君、涓生等为代表的诞生于“五四”运动时代的当时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思潮的鼓舞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表现出知识分子前进中的坎坷和曲折。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不仅歌颂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还深刻地描写了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的压迫下得到解放?
作为有着强烈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涓生和子君在新思潮的鼓舞下,大胆地反对家庭与世俗,自由恋爱成功结合,说明他们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的。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显示出一股大无畏的精神,“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这个“五四”时期觉醒了的中国少女,她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多么的坚决。鲁迅热情地歌颂了子君为争取爱情和自由反抗家庭的“无畏和勇敢”,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只为了爱”的错误,批判了她的庸俗的生活态度:在获得幸福和安宁之后,便画地为牢,沉溺于日常琐事里,“吃了筹钱,筹来吃饭”。结果生活疲惫、精神空虚、思想狭隘,“已经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通过子君的变化,鲁迅深刻地刻画出爱情至上主义者的心理变迁,暴露出个性解放的个人主义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固有弱点。
涓生呢,他接受新思想比较早也比较多,但仍生活在空虚寂寞之中,没有丝毫真正说得上勇敢的追求和行动。怯弱、多虑,使他在别人的反对和阻挡面前,常常失去自制的力量,一不小心就“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他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
婚后的涓生,失业的打击使他苏醒,“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鲁迅在肯定他的觉悟的同时,也批判了他的自私和卑怯,——他的“悔恨和悲哀”,正表现了作家对他的批评。实际上,他还没有认识到目标和斗争的艰巨性。他“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却无法高飞。于是,在现实的逼迫下,涓生暴露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思想,他错误地把堕入困境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子君。易卜生式的个人奋斗思想,居然使他为自己而愿意埋掉一切,即使“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也仿佛只能抱着沉痛和愤激的心情,而在“默默地前行”中 ,用“遗忘和说谎”为“前导”。小说的结尾,充分地肯定了涓生向新的生活跨出第一步的决心。
鲁迅写涓生的内疚、悔恨、悲哀,也是对涓生的行为的严厉谴责和批判。鲁迅的用意,是让人们认识到:年轻的知识分子不能再迷恋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了,不能再走个人奋斗的道路了,即使是爱情,也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
从根本上说,子君和涓生的悲剧是在于他们不懂得个人的解放必然从属于社会的解放。鲁迅正是通过艺术描写,提出一个关于人生、关于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的重大问题,向读者指出:如果离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上的解放,孤立地追求婚姻自由和个人幸福,在那个时代只能是一种幻想。知识分子个人的生活必须和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命运连结在一起,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体现出可贵的价值。
五、以“我”为代表,有正义感,是非心,爱憎分明,能自惭自新的进步知识分子。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用车夫扶起跌倒的老女人这一件“小事”,同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家大事”,即统治阶级所谓的“文治武功”作对比,说明后者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而前者却总浮在眼前,“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作品高度赞扬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剖析了“我”的思想弱点,表现了知识分子勇于解剖自我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一件小事》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歌颂了劳动人民,并提出了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了鲁迅见解的深刻、独到之处和预见的科学性、正确性。
《故乡》中的“我”,作为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小说中很有意义。“我”“很兴奋”,焦灼地希望和贫苦的劳动人民建立亲密无间的真诚友谊。但事实上,“我”对故乡最初、最直接的印象是“没有一些活气”。渐进故乡,“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灵魂上的疏远、心灵上的毁灭。这突出表现在“我”会见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的场景。一开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因为“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尤其令“我”吃惊而痛心的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不平、鄙视、冷笑、愤愤等等,则又告示着又一个灵魂的毁灭。“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在作品里,作家充分运用对比手法,给人留下了沉思和反省,催人奋进。表面上看,造成这种“高墙”的,是“我”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农民群众的不觉悟。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旧中国的社会制度以及它对于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十分可悲的变化。在此,鲁迅以其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悲剧的根源,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作品的结尾,“我”的抒情独白,既富有诗意更饱含哲理,说明了“我”对新一代农民的殷切期望,表达了作家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反封建思想启蒙战士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希望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共同行动起来,在荆棘丛中践踏和开辟出新的生活道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一件小事》、《故乡》等作品中,鲁迅通过对那些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正面人物的典型描写,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前进的必然道路。
总的来看,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是从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来探索和揭示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表现出“忧愤深广”的艺术特色。他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是出于同情、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他们的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他们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的生活环境——“病态的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鲁迅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通过这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和脱离群众,要求知识分子摆脱“空虚”和“动摇”,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着诸多痛苦。在旧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就这样,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用革命的观点认识现实,反映现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的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他开创了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显示了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高瞻远瞩和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修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2 党秀臣. 中国现代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 林志浩.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 卫建林.《〈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问题》见《生活指导着作家》.漓江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