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吴潜《水调歌头_焦山》诗词赏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吴潜《水调歌头?焦山》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焦山

宋代: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 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 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译文 镇江城像铁翁一样,金山焦山隔江相对。万里长江向东流去,风 吹浪涛。天边孤云来来去去,水边孤帆来来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 然景象远处峰峦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图画却难以描绘。

隋灭陈,宋与魏又隔江相望。在历史长空中,回想历史人物已神 游物外了。只要水草边的鸥鹭,不管人世变迁,都在天空中翻飞。还 争取什么呢,还是辞世归隐为好。

注释

焦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屹立长江中。 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三国孙权建。 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对峙,俱屹立大江中。 晓吹:晨风。

岫(xi U):峰峦。 混隋陈:混:统一。这句说隋灭陈,南北统一。 分宋魏:南朝刘宋与鲜卑族拓跋氏的魏对峙。 孙:孙权。曹:曹操。

痴绝:指回想历代史事时想得出神。 一抹:形容轻微的痕迹。 举手:分别时的动作。

谢:告辞。

尘嚣(xi a o):指尘世。尘:尘世、人间。嚣:市集,做买卖的 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词作。上片词人从“铁瓮”起笔,点出镇江 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并交代词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写出金山、 焦山东西相对的壮观之势。首二句写得概括、有力,渲染出一派磅礴 之势。接着两句写夹在金山、焦山之间的江水:万里江流从东边滚滚 而来,伴着晨风,卷起惊涛骇浪。“注”“卷”两字用力极大,突显 江水浩大的声势,衬出山水相问的壮丽景致。“天际孤云来去,水际 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三句中,“孤云”“孤帆”衬出江天、江水 的浩渺;“来去”“上下”纵横交错,可知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 仰,能够想见其跳荡的神思;“天共水相邀”将水天相接的情境体现 在人们眼前,这境界是非常开阔的。词人还没有看够山和水,“远岫 忽明晦”的景致又映人眼帘,“忽”字体现出“明暗”的瞬间性,这 刹那间的感官刺激又引起词人多少兴奋。“好景画难描”一句收束上 片。词人上片全在写景,但仍觉自己未能将好景描画出来,可见焦山 景色之美好。

下片首三句“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词人从历史的角度, 由近到远,写镇江古城的攻守征战,突显镇江古城在历的重要地位。 “回头干载陈迹,痴绝倚亭皋”两句,词人从追溯历史中回到现实, 他痴痴地倚立江边,不禁感慨万千。词人对古来枭雄无限神往,期望 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一展宏图,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词人满腹诗书,

却官小权微,难受重用,大有怀才不遇之感,于是他不得不开解自己。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词人艳羡江边鸥鹭 能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翔,越飞越高,直飞到青霄之上,不管 人间兴废。结尾两句由艳羡鸥鹭更进一步,词人想象自己能与鸥鹭同 命,能够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从侧面表现出词人对现实 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的忧闷。

全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三者为一体,层次分明,语言纯熟,意 境开阔,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该词为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间( 1238-1239)吴潜任镇江知府时 所作。镇江风景壮丽,地处吴头楚尾、南北要冲,自古即兵家争雄之 所,也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区。这里的古迹和流传的佳话很多,形成了 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文人到此,无不受到强烈感发。该词就是吴潜 在此环境下创作的。

吴潜《水调歌头_焦山》诗词赏析

吴潜《水调歌头?焦山》诗词赏析水调歌头?焦山宋代: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译文镇江城像铁翁一样,金山焦山隔江相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r1ew5tes17z7sh75m1a072ie1yhw200n0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