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12月份语文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理解分析】(3分)
B(A项,强加因果,“蚕丝、丝绸,以及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的出现”和“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就产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C项,无中生有,“再现历史上的辉煌”错误,无中生有;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总是会战胜……”,选项丢失了“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这一限制语。故选B。) 2.【论证分析】(3分)
A(A项,“把蚕丝、丝绸等物与人的希望、追求等进行对比”错误,不是对比。故选A。) 3.【分析推断】(3分)
C(C项,无中生有,“可见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于原文无据,无中生有。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C(错在“超市确实行动非常迅速,举措得当”。值班经理说“我接到电话从值班室下一楼去叫保安”,“我们要从最里面那个非买出口进入,这又是一大圈”,这都属于拖延时间,与保安可用对讲机联络,经理遇到突发事件也不必非要走非买口。)(3分)
5.?“事情是这样的”,指每个人从各自角度对事件做出的描述或每个人陈述的事实。 ?“事情是这样的”同时又强调了事情的真相:该事件其实是商家的一次营销策划,以吸引更多顾客,提高营业额。题目暗含透过表象探求真相的深意。 (本题答出任何1点即可得3分,答出2点得6分)
6.?情节方面:丰富了情节(“还原出完整事件”亦可)。通过不同人的讲述,抽丝剥茧,逐步揭示真相。(答成“通过不同人的叙述拼凑出了完整的事件,不同人的叙述彼此互相补充,使小说对事件的描述更完整、细致”亦可。)
?主题方面:揭示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亦可)。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讲述存在差异,前后映照,真伪自现,颇具讽刺意味。
?人物方面:展现出了每个人鲜明的特点。通过人物各自的语言,勾画人物,巧妙而生动。 ④技巧效果方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多角度聚焦核心事件,形式新颖,耐人寻味,吸引读者探寻真相。(答成“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小说采用纯客观叙事视角,记录多人的讲述,
第 1 页
能调动读者的思考”亦可。)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三)实用类文本
7.B(B项,“均逐年增加”错)(3分)
8.A(B项,网上迅速“爆红”的原因错,原文为“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C项,“历史悠久庄严肃穆”错,这是“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讲话的内容,不是文中具体所指;D项,“都实现了阅读的‘零门槛’”错,过于绝对)(3分)
9.(1)政府方面:一方面加大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专项基金的投入,提高硬件标准;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态度,降低阅读的门槛,提升软件实力。(3分)
(2)民众方面: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共同营造“书香社会”的良好氛围。(3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10.C(原文标点:“营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3分)
11.A(A项,顺序错误,应为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八大类形体。)(3分)
12.D(“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错,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3分)
13.(1)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得分点:故事,按照旧例;工,擅长;已,然后;程考,按照常规考核;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史大夫。(得分点:雅,一向;倚,倚重;止,只;除,授予;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
14.选A。(A项“面对孤城落日景象的豪壮之感”不妥。)(3分) 15. (1)示例:
第 2 页
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
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回归梦想的破灭; 第三联,“画省”与“山楼”对举,将往昔朝中的荣光与今日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悲慨。
(任举两联分析即可,有分析才能得分,1点2分,2点4分)
(2)效果:这样写,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时空交错,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意思答对即可)(效果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每空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C(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 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8.B(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9.C(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20.(5分)(1)将标题中的“启示”改为“启事”或“公告”。(2)两处“中国天气网”都应该去掉书名号。(3)将“提高”改为“普及”。 (4)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5)将“务必”删掉。 (每找出并改对一处1分,共5分。若有其他改法,亦可酌情给分。) 21.[参考答案]
2019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赏;(3分)2019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3分)
第 3 页
[解析] 先读2019年度“天津旅游”词云图可知,字号较大的词语有“海河、蓟县、风景、市区、泥人张、古文化街、年画”等。海河、蓟县等属于自然景观,古文化街、年画等属于人文景观。二者都属于景观。由此可以概括出2019年度天津旅游的特点。再读2019年度“天津旅游”词云图可知,字号较大的词语有“文化、休闲、民俗、特色、相声”等。文化、相声等属于城市文化,侧重于主动体验文化。由此可以概括出2019年度天津旅游的特点。 [解题方略] 解答词云图类题的2个注意点
1.观察所有词语,重点关注异形词语,如变大的字体等。2.进行分类,根据题干要求概括分析。 四、作文
22.作文审题 限制性:
1.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写作任务: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是如何理解的。文章必须围绕“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展开,如果在写作过程中离开此要求即为跑题。
2.“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此引导语要求考生由以上材料联想同质材料,全面深入地展开思考,以完成题目规定的的任务。
3.材料中有西方神话,有中国神话,考生必须从中国神话里解读“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不得否定其内容,其他神话也只能作为对比材料出现。 开放性:
1. 考生可以“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的内涵有:人定胜天,开拓进取,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考生可以历史故事、传统文化、名人事例等解读其丰富的内涵,结合新时代需求畅谈青年一代应如何坚守并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以丰富其内涵,注入更多的时代精华。
2.联想是自由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凡能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的内容均切题,具有无限开放性。
3.“自定文体”即没有文体限制,从“联想”角度可以写散文,从“理解”角度可以写议论文,也可尝试鲁迅《故事新编》的写法。 解题:
第 4 页
材料中把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进行了对比。在西方,上帝赐火,普罗米修斯盗火,人们把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于“神”;在中国,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人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不为天制,勇于与灾难、自然、环境抗争,中国人凭借双手生活,依靠自己生存,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信仰。 参考立意:
1.勇于抗争,成就华夏民族精神。 2.对抗灾难,生生不息。
3.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唯我中华。 4.永不服输,猛志常在。 5.坚守华夏信仰,屹立民族之林。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陟,字殷卿,与弟弟韦斌都聪明机灵,不同于平常儿童。韦陟刚满十岁,授任温王府东阁祭酒。韦陟风格正直严整,擅长写文章,字有楷法,当时知名人士都与他交往。为父亲守丧,因父亲不得志而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璟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韦陟升任礼部待郎。韦跨尤其擅长鉴识裁定人物。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升任变部待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成名望,裁定无人不服,取消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简约尊贵自居,傲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待。
李林甫忌恨韦陟享有高名,唯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调韦陟出京担任襄阳太守。入朝考核到华清宫任职,杨国忠忌恨他的才能,对拾遗吴豸之说:“你能揭发韦陟的罪行吗?我任你为御史。”吴豸之便弹劾韦涉赠送贿赂的事。正值安禄山攻陷洛阳,韦陟的弟弟韦斌路入敌寇中,杨国忠想要构陷韦陟与敌藏勾结,秘密告诉守吏,命今守使成胁韦陟,使他忧愤而死,州里的豪杰都劝韦陟说:“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 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于是表示谢意让他们离去,坚定地居住在家不出逃。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