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孔子的教育思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第三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祖先为宋国的贵族,由于宋国贵族部的倾轧,逃奔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的下等武士,相传他“有力如虎”。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境更加衰落,不得不作些杂活来赡养寡母,所以他自称“吾少也贱”。二十岁左右,他当上了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表现出他从事实际工作的才能。三十岁左右,孔子开始私人讲学,任教四十余年,从未间断。他在五十岁时,担任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升迁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并摄相事。后因与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不断激化而下野。孔子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奔走于宋、卫、、齐等十几个诸侯国,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的政治主不为各国执政者所采纳,凄凄惶惶,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在蔡竟弄到绝粮的地步。但他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主。在周游列国期间,他的私学是走到那里办到那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学活动。孔子返回鲁国时,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从此他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到逝世。

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一是办私学,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孔子所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他在这个阵地上不仅培养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而且在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二是删定古籍,作《春秋》,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孔子的言行主要见于《论语》一书,《论语》共有20篇,是孔子的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杂有其弟子的言行,是无系统的语录和记事体裁。这是后人研究孔子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典籍。

二、教育基本理论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深入探讨了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理念。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

孔子首先高度评价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是立国之基,为政之本。《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在这里提出了治国的根本大纲。他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立国”三大要素:众多的人口、富足的经济、发达的教育,三者具备,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了。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基础,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之后必然随之进行教育,引导人民,引导社会走健康发展的道路。《论语·颜渊》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另一次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定,通过

.

.

教育取得民众信任,使民众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这才是立国的根本。孔子认为,德治和礼教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要高于一般政令刑律,主“为政以德”,靠道德的引导、礼教的规,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他把政治看作就是教育过程,为政就是一种完善自身并由此影响他人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有实施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治”的社会理想。

其次,孔子也强调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是说,人的先天禀赋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是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世界上不存在不配和不堪教育的人。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曾经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其主导思想,还是肯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的决定作用。

(二) 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面对当时官学衰落私学兴起的社会现实,极力主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历来虽有不同的解释,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一教育主强调在教育上打破氏族、等级的界限,使那些愿意学习而条件又允许的人,不论富贫、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的私学以“有教无类”为办学方针,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杂收弟子。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少数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少数商人弟子(如子贡),而大多数出生贫贱,如蓬户瓮牖、捉襟见肘的原宪,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等。南国惠子曾讥笑性地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道:“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子贡,在这段话里进一步阐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即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相信教师可以像良医医治疾病,檃恬矫枉木一样,把各种各类学生教育成材。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垄断的局面,把教育对象从贵族转移到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同时,这一主千百年来成为社会下层人士追求平等教育权利的思想武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关于教育目的

孔子力求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士、君和成人,达到改良社会政治的目的。他的弟子子夏提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

“学而优则仕”的“优”训优秀、成就、余力,其义无多大差别,其基本含义是把学优与仕优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为学的人应该得到一定官职并把自己主推行到治邦实践中去。孔子强调先学后仕,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就表明,孔子是以学优保证仕优,主“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这与孔子倡导的“举贤才”又是相吻合的。他的“举贤才”,一是为平民开拓从政的道路,二是为治理国家提供了善人为邦的贤人政治。“学而优则仕”

.

.

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而且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然,“学而优则仕”也产生过一些副作用,即把读书与做官直接联系起来,把求学作为高官厚禄的敲门砖,产生一些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类的腐的观念。

(四)关于教育容

孔子的教育容,依《论语》记载,有“四教”、“四科”,而依《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则还有“六艺”。所谓“四教”,就是“文、行、忠、信”。“文”属于文化知识畴,“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畴。所谓“四科”,是与孔门“十哲”的特长联系在一起的:“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属高级课程。所谓“六艺”,一是指承袭西周礼、乐、射、御、书、数之教,二是指孔子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书”。“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之为“经”,故后世称谓“六经”。“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教材。

《诗》是孔子上采西周,下迄春秋的诗歌编辑成书的,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孔子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原系历代王朝的政治公文,孔子以它为教材,向学生讲述尧、舜、禹、汤、文、武的德政和任贤的政绩。

《礼》又称《士礼》,即西周规定奴隶主贵族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标准和相应的仪节,这是孔子培养“士”的必读教材。孔子主“为国以礼”,并要求他的学生“立于礼”,他说:“不学礼,无以立。”

《乐》是有关音乐的书,早已亡佚,相传为孔子所编。《乐》与《诗》是相连的,《乐》是曲调,《诗》是歌词。《乐》在孔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经常与“礼”相提并论,都属于他的政治思想的畴。

《易》也称《周易》或《易经》,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原是一部占卜的筮书,但书中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上如古天文学、古气象学、古代数学的成就,并记有殷周以来的渔猎、畜牧、农业等生产情况及当时的婚姻、嫁娶等风俗习惯。从《周易》所记载的思想材料看,它又是一部先的认识史、哲学史,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由此,孔子晚年将《周易》作教材,传授给部分弟子。

《春秋》本是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经过孔子的加工、修订,而作为历史教材传授给学生。

孔子的教育容除“六书”之外,还承袭了西周的“六艺”。“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

三、教学思想

.

.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不仅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而且有很深刻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论教学过程

孔子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应该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他把教学过程归结为学、思、习、行四个环节。首先,孔子肯定“学而知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他强调必须广泛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通过见闻与外界事物接触掌握直接经验,由此地主“多闻”、“多见”、“不耻下问”等多种形式。其次,孔子主学思结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他把思看作比学水平更高的一种学习活动。再次,孔子将“习”纳入教学过程,强调通过练习、实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实际能力。最后,孔子将知行一致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他认为学习不应中止于学与思,唯有达到行并完善行,才是学习的完成。

(二)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主要有:

1.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且善于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因势利导。由此,宋代朱熹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之称。孔子的“因材施教”主要表现在:(1)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与道德修养水平进行教学,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进行教学,如“柴也是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喻”。(3)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进行教学。(4)根据学生的才能专长进行教学。孔子实行因材施教,适应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其各尽其才,培养出一批有专长的社会实用人才。

2.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他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精辟地表述了启发式教学的概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启发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施教。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取得相当大的成效,颜回曾赞扬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善于一步步地启发诱导,不仅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使学生“欲罢不能”。

3.学思结合

.

.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面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另一方面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按照孔子的经验,应在广博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教学才能取得成效。

4.由博返约

孔子提倡“多闻”、“多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博学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对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他强调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就能左右逢源;在博学的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主攻方向,“一以贯之”,构建独树一帜的知识结构体系。

5.温故知新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习”,《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要求弟子每天检查,所传授的知识复习了没有。他认为“习”不仅能起巩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作用,而且还能“温故而知新”。即通过练习、实习,既掌握已学的知识,形成能力,又是学生独立猎取新知识的过程。孔子提出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就是阐明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在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温故可以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实现由旧知到新知,由继承到发展的过程。

四.德育思想

孔子主“为政以德”,所以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便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

(一)论德育过程

孔子在论述道德品质的形成时,虽然没有明确地论述完整的德育过程,但也谈到了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

首先,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要先对道德规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孔子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只是道德教育的初级阶段,而“好之”、“乐之”就使得道德教育转化为学生在的情感需要,而进入较高阶段。再次,孔子重视道德意志的锤炼,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甚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意志锻炼,学生才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最后,孔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一个规律性的特点,即必须把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才算达到目的。因此,他高度重视道德行为阶段,他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躬行践履,把认识与情感物化为行为。

(二)论德育容

.

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其教育活动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祖先为宋国的贵族,由于宋国贵族部的倾轧,逃奔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的下等武士,相传他“有力如虎”。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qwgg9erjt036aw5tvxo0daes3y30z00x5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