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规范练(四)
(建议用时:30分钟)
1.研究表明,神经细胞膜上存在电压敏感蛋白,当膜电位发生变化时,这类蛋白质分子的构型会发生改变。研究人员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电压敏感蛋白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相连,当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发生变化,蛋白A和GFP的构型发生改变,使GFP在紫外线下发出的荧光减弱,该过程示意图如图1。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研究人员对蛋白A进行了改造,这种改造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蛋白A发生由左至右的变化时,神经细胞表现为________(填“静息”或“兴奋”)状态,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FP也可用于指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钙离子在兴奋产生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静息时膜内钙离子浓度远小于膜外,神经细胞兴奋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钙离子内流,钙离子可与神经细胞内的钙调蛋白CaM及其亚基M13结合,而结合了钙离子的CaM和M13便会紧靠在一起。基于这一原理,研究人员分别将M13、CaM连在GFP的两个位置上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题干信息判断,当神经细胞兴奋时,图中与CaM和M13相连的GFP发出的荧光会________(填“较强”或“较弱”)。
(4)(3)中神经细胞兴奋时,钙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癌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能与PD-1蛋白结合,使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PD-1抑制剂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使T细胞活性恢复。
(1)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动攻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癌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
功能。
(3)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人使用PD-1抑制剂也可能会导致自身组织器官受到损伤,患上________病。
3.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主要取决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与呼吸作用等释放的碳量的消长关系。若碳的固定量大于释放量,则该生态系统为碳汇;若碳的释放量大于固定量,则该生态系统为碳源。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研究认为,CO2等温室气体增多会导致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会使植物和土壤生物呼吸作用增强,导致陆地生态系统释放更多的CO2,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调节。
(2)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和恢复力稳定性,其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生态系统内部变化也会导致碳汇与碳源功能的转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某些湿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分解加快,从而导致其从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
(3)为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作用,某同学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设计两组实验:甲组土壤不做处理,乙组土壤在60 ℃条件下灭菌1小时,然后两组加入等量落叶,持续观察。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中实验组为________(填“甲”或“乙”)组。
4.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白色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植物的纯种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本 紫花×白花 F1 全为紫花 F2 紫花∶白花=255∶1 对此实验结果,该兴趣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最后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得出了如下解释: ①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 ②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A、a,B、b,C、c……)。
(1)如果假设①正确,上述实验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一致同意对F1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①:(F1♀)____________;(F1 ♂)____________。 假设②:(F1♀)____________;(F1 ♂)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证明假设②是正确的,则上述实验F2中的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以上探索花色性状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法。
5.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它们在自然界却作用非凡,很多生命现象都与微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幽门螺杆菌是急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可以通过微生物培养对其进行检测和鉴定。将从患者体内采集的样本制成菌液,培养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上进行“浓缩”。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则该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环带,这与菌体内
________酶的作用密切相关。
(2)大肠杆菌数目是否超标可以作为食品卫生和水源污染度的检测指标,大肠杆菌的数目可以通过滤膜法来测定:将一定体积的样品过滤后,将滤膜放在添加________试剂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____色,根据该菌落的个数判定食品和水源是否被污染。
(3)酿造葡萄酒时,葡萄皮上有少量醋酸菌,在酒精发酵的旺盛阶段,醋酸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主要有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转基因牛目前在生物科学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1)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____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等。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填“受精卵”或“乳腺细胞”)。
(3)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细胞往往要经过细胞培养形成早期胚胎,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在5%CO2+95%空气的气体环境中进行,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测转入的人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出了干扰素,可用来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规范练(四)
1.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随着神经细胞的兴奋,GFP的发光状态会发生改变,推测研究人员对蛋白A进行改造的目的可能是利用GFP的发光情况来指示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状况,使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可视化。(2)神经细胞兴奋时,GFP发出的荧光减弱,据图1可知,蛋白A发生从左至右的变化时,GFP发出的荧光减弱,说明神经细胞表现为兴奋状态,此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当神经细胞兴奋时,钙离子和CaM及M13处于结合状态,即如图2右侧所示,则此时GFP发出的荧光较强。(4)由“静息时膜内钙离子浓度远小于膜外,神经细胞兴奋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钙离子内流”,并类比Na流动的方式,判断钙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答案:(1)利用GFP的发光情况来指示神经细胞的兴奋状况,使得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可视化(意思对即可) (2)兴奋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较强 (4)协助扩散
2.解析:(1)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当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动攻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癌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3)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