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气候异常,暴雨频繁,时值五月都还有北风,导致水温变化较大,水质难以保持良好,直到五月底高温突来,水温上升剧烈,伴随着偶尔的骤雨,池塘中的病菌得以大量滋生,养殖形势非常严峻。 1、白斑:
淡水养殖的池塘在雨水多的气候条件下主要注意对白斑病的防控:
(1) 虾苗早期多用草本应激灵(1包2亩)和免疫星(1包1亩)泼洒保肝抗应激;
(2) 一号料稳定后(一般完全吃一号料4~6天之后)可以内服中药清凉解毒保肝抗病毒类的中药(笔者常用配方:黄连40克、黄芩20克、甘草20克、青蒿18克、白头翁18克、连翘15克、贯众10克、金银花8克、甲氧苄啶4克,一付用40~60斤饲料,每餐都喂,连喂4~5天,每15~20天可以喂一个疗程),只要注意如此预防,一般都能将白斑病毒有效的压制一段时间,甚至可以防止急性白斑的暴发;
(3) 白斑最危险的是雨天时的对虾应激和雨后水温上升后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所以对于淡水养殖的池塘下雨时的预防工作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下雨时注意开氧机,排面水;雨后傍晚时注意泼洒增氧底毒清(1包3亩)+草本应激灵(1包2亩);次日注意检查水质的亚硝酸、氨氮、pH等水化指标。尤其是pH如果偏低就要泼洒石灰(1次5~10斤1亩)来提高。 2、水浊:
雨水多,水中藻类生长受很大影响,水质容易混浊。此时最好先检查水质水化指标,尤其注意检查一下水体硬度情况。如果硬度偏低,那用药的效果会很差。此时先用钙镁活力源(1包3亩)溶水泼洒,若水色有明显变化就紧接着肥水即可。如果水色没有变化,就最好加水5~10公分,时候用过磷酸钙(1亩10斤)溶水泼洒,过1~2天水色变化后再接着肥水。 3、预防底毒:
雨后晴朗时候很多池塘更容易发现体红发病。其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后,池底土壤里的毒素(如沼气、硫化氢、氨氮等等)被大量释放出来(从傍晚池边冒泡就可看到,另外用粉剂试剂检测亚硝酸时也会有细小气泡现象)。会引起对虾慢性中毒,所以就会出现红身、黑斑、软壳、红须、黄肝、易抽筋等现象。此时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使用净水型的底改或者净水剂凝聚剂(如腐殖酸、黑土精、聚合铝等),因为一旦使用这类药物将整个水体的毒素全部沉到池塘底部,就会直接要对虾中毒,池水虽然好看了一点,但对于虾来讲却是致命的。此时只能用一些增氧型或解毒型的药物(增氧底毒清、池底解毒丹等)先缓解池底毒素危害,次日使用EM菌或光合细菌来分解。 4、肠炎:
六月要注意预防肠炎。要注意的是:不到100条大小的虾,最好不要用大蒜素。因为大蒜素其实也是一种抗菌素,长期内服也会产生耐药性,也会对对虾生长产生影响。养殖早期的小虾用EM原液(乳酸菌)和免疫星(多糖、寡糖)较好。
2010年7月疾病预测
2010-7-10
七月天气炎热,水质、底质都会有不小的变化。细菌病毒病也开始慢慢多发。七月虾塘主要要注意的是: 1、细菌性红体:
主要症状为:对虾身体局部(游泳足、尾扇、触须、步足)发红,严重者肠道也红。一般尾扇、步足暗红者为重,往往当步足全部暗红后开始出现游水和死虾。尤其此时往往水质底质恶劣,如果是大过100条的大虾,常常伴随亚硝酸超标。因该病原体是条件致病菌,水质环境不好很难有效控制,所以大多时候在发病初期是要先处理水质的。而此病传染较快。一旦有死虾,3~4天即满塘游水发病。所以要想有效控制只有在发病初期有针对性的用药:(1)注意进水消毒。每次换水进水和暴雨的第二天最好用鱼虾安(100克每亩)消毒。
(2)注意日常消毒。注意勤查缯(检查料台)。注意红须,红腿,红尾,红肠现象。 若有就要泼洒鱼虾安等消毒药防治病菌蔓延。 (3)注意日常预防。可以在二号破碎料时拌料内服一些保肝防病,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4)患病及时治疗。如已有游水或死虾出现,首先注意用鱼虾安(200克每亩)或世纪金碘(300毫升每亩)消毒。随后注意调水,尤其是注意处理亚硝酸和底部发臭。之后拌料内服保肝中药和氟苯尼考(含量98%,1克3斤料),一般每餐内服,连喂3~4天。 2、亚硝酸中毒:
气温升高,随着对虾生长,饵料污染增加;池塘水位增高,溶氧不足;高温倒藻,水质突变等等都会引起亚硝酸突升。一般在正常硬度(80~150毫克每升)条件下。亚硝酸超标(大于0.3毫克每升)时对虾会有缺氧反应(肌肉白浊),当亚硝酸超标时间超过3天后,就会有对虾出现偷死。如果亚硝酸超过0.6毫克每升,就很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导致对虾大量死亡。
处理亚硝酸有很多方法。用过氧化钙氧化,用解毒丹还原,用硝化菌分解。这些都可以,但处理亚硝酸要注意的是:首先池塘溶氧的充足(可用底毒清提供)。其次保证藻相菌相的正常(可用爽水芽孢、恒丰素、肥水EM菌等等)。最后要求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偏高(可用臭氧片提高)。注意这三点,处理亚硝酸时即可事半功倍。 3、水色突变:
水温提高,藻类容易过度繁殖而导致大量突然死亡,出现水色变化。常见的变化有:绿变黄,绿变红,绿变褐。 处理方法:爽水芽孢(1包3亩)+绿水肥(1包2~3亩)。 用药前(7月1日11:20)
7月1日14:00用药:爽水芽孢1包3亩+绿水肥1包3亩 用药后(7月2日15:00) 4、反底、慢性中毒:
水温上升,池底容易产生毒素。如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就会增加。就会对虾产生应激,甚至慢性中毒。简单的检测办法是:检测亚硝酸时,如果发现有大量细小气泡产生,就是有底毒的表现。此时需要泼洒解毒和增氧的药品。一定不能用净水型药物(将全池的毒素集中池底会令对虾急性中毒缺氧的)。可用靓水保(1瓶2亩)+草本应激灵(1包2亩),夜间泼洒增氧底毒清(1包2亩)。 5、抽筋:
高温容易引起对虾应激。当进水、捕捞、起缯时常常能见到对虾应激抽筋现象。此时可以用草本应激灵(1包2亩)+解毒丹(1包2亩)缓解。平时注意内服多维,免疫星等增强对虾抵抗力。
2010年8月鱼虾病害预测
2010-8-5
进入八月,炎热依然,与七月不同的是,骤雨增多,甚至台风也时有发生。本月水产养殖要注意的依然是各种细菌感染,以及由天气变化应激引发的肝脏肠胃问题: 1、蓝藻中毒:
蓝藻最适合生长在高温高氮低盐度(氮磷比大于28/1、平均水温超过25℃、盐度低于8‰)水体。所以8月的高温多雨气候条件,当鱼虾料量增大(同时污染物没得到很好分解)时,蓝藻就可能会大量繁殖。
蓝藻的危害主要有:抑制其它藻类生长,导致夜间溶氧不足;过度繁殖会引起pH值过高,导致对虾慢性碱性中毒;蓝藻产生毒素会导致鱼虾中毒死亡;对虾摄食蓝藻后难以消化,易发生肠炎。
蓝藻的预防:有蓝藻的塘要避免大换水,并适当加入咸水提高盐度抑制蓝藻生长;肥水时应先用靓水保解毒,随后用含可溶碳和可溶磷高的肥(如恒兴有机培藻素、肥水利生素、钙镁活力源等)避免使用含氮高的肥水产品,并经常补充活菌来分解蓝藻死藻以及蓝藻毒素,同时内服EM原液防止肠炎。 蓝藻的处理:
(1)如果蓝藻不太多。只是水面一点零星死藻,透明度大于20公分。可以考虑使用恒丰素等光合细菌分解蓝藻死藻。同时拌服一些可内服的活菌产品(如EM原液、肥水利生素等)从体内分解蓝藻毒素。
(2)如果蓝藻死藻很多,占水面面积超过200平方。那可以用可溶性红霉素50~100克/亩+无水硫酸铜150~300克/亩+粗盐5公斤/亩混合溶解后全池泼洒。要注意:当晚必须施用长效型增氧剂(如恒氧,增氧底毒清,过氧化钙等)。并且在蓝藻死掉之后,注意补菌培藻。 2、倒藻:
由于天气突变、生物失衡或管理不当(包括施肥补肥的时机把握不好;高温时肥水过量;换水添水的时间、数量不对;换水添水之后没有及时补肥;消毒的时间用量不妥等)。引起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就叫倒藻。
倒藻常常表现为:水色突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一般对虾较小的时候水色会变清,相反则会变浊)。轻者会引起肠炎,红腿,红须,红身现象。严重的会导致鱼虾藻类毒素中毒、缺氧、发病、死亡。 倒藻水质(理化因子)变化:
① 溶解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由于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大量死藻的分解也会消耗氧气,另外二氧化碳增加后又会使pH值迅速下降,从而进一步影响藻类的生长。
② 氨氮和亚硝酸盐增加:特别是遇上阴雨天时增加更明显。死藻分解本身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同时藻类本身在氨氮循环中可吸收氨氮,现在藻类死亡就不能吸收了。
③ 水体浑浊:藻类不足就不能沉降水中悬浮物(微粒、粪便、死藻等),所以水体会变浑浊。
倒藻的处理:环境突变时首先要注意增氧,同时用草本应激灵 + 解毒高稳C抗应激;用复方过氧化钙、生石灰、钙镁活力源等调节pH值;在天气良好时用活菌净水膏,解毒净底王等使悬浮物沉淀。半天之后补充新水肥塘。注意切忌施用粪肥肥料、底改和活菌(会导致亚硝酸升高和缺氧),同时肥水时一定要保证用量足够。 3、虾苗存活低:
高温季节是放苗存活率比较低的时期。此时在早造看来基本正常的水质,往往连试水都过不了。而很多时候试水正常等到放苗后却出现大量死亡。这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
⑴ 重金属离子:这是虾苗早期出现慢性中毒死亡或生长缓慢体质低下的主要因素。对于很多抽用低下盐水的淡水养殖区域这种情况尤为常见。重金属的毒性会随着水温升高而升高,而且是呈几何倍数的增加。所以早造轻松解毒即可放苗的池塘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在检测氨氮时静置不动,若试管液面有絮状物即表明有重金属离子。若重金属含量不高,可用靓水保或腐植酸类(如解毒净底王)络合处理,若含量较高,可用EDTA-2Na(每亩2~4公斤)处理。要注意的是由于水温高,有时重金属离子不一定能测得出来。所以经常使用有机酸类的解毒剂可以预防这种情况。
⑵ 氨氮:一般情况下氨氮大于0.6mg/L时虾苗就会出现死亡。而在水温升高后,氨氮只需要达到0.3mg/L就会对虾产生影响。地下水养虾应当在放苗前开足增氧机,充分曝气以清除氨氮。若氨氮>0.4mg/L可用鱼虾安(复方二氧化氯)500克/亩?米氧化处理,同时
也起到了水体消毒的作用。消毒后开增氧机曝气3天以上;同时可通过肥水和施用恒丰素和爽水芽孢来降低氨氮。
⑶ 亚硝酸盐:水温高时亚硝酸盐大于0.2mg/L时虾苗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可泼洒硝化菌来处理。尤其当同时有氨氮时,亚硝酸毒性会大大增加。所以若两个同时都有时要加大硝化菌的用量。
⑷ pH值:pH值要求在7.8~8.7之间,日波幅小于0.5(早7点和晚4~5点各测一次)。如果pH小于7.5会增加亚硝酸等的毒性,若低于7.0就会令细菌大量繁殖;若pH高于8.8会增加氨氮的毒性,长期若高于9.0就会对鳃部有很大的伤害。pH值小于7.8时施用石灰(每亩每次5~10斤)来调高,pH值大于9.0时可泼洒底舒康(每包1亩),次日用EM原液(每瓶1亩)来降低。
⑸ 总碱度。硬度过低(低于40毫克/升)虾壳易软,容易发病。而硬度过高(超过150毫克/升),对虾会因甲壳过硬,导致蜕壳障碍,生长缓慢。硬度低于50毫克/升时,可用钙镁活力源(1包3亩),或者每亩水面每次施用生石灰20公斤来调节,直到总碱度大于50毫克/升时为止。硬度过高可用小苏打、靓水保等将之降低。
⑹ 水温与放苗时间:水温较高,或阳光太大时虾苗应激会很大。所以八月应选择在早上午(5~7点)或下午(5~6点)放苗(减少光照和温度对虾苗的刺激)。若天气太热,水温太高,应多开氧机散热。 4、细菌性肠炎:
高温期池塘底质变差,细菌繁殖速度快。若在多雨季节没注意消毒防病或调水防蓝藻,就很容易出现肠炎。7~10月是肠炎的高发期。 细菌性肠炎常常表现为:肠道充血发红,空肠无物(对虾表现为红而透明),粪便短而易断,中间两头常有透明黏液(此时一般料时不受影响,只是时间长了会发现生长速度减慢);严重者肛门红肿,肠道暗红并有乳白色黏液,粪便白色(此时料时会大大增长,并出现水臭底臭,往往鱼会伴随出现出血,烂皮,脱鳞,寄生虫等症状;而虾则会出现底死,游水等现象)。
预防:苗期注意内服活菌制品;注意水质底质的调理;多雨季节注意雨后轻微消毒,随后培养有益微生物,并注意夜间增氧。
治疗:病轻时,可用三黄粉(1克用1~3斤料)+免疫星(1包60~100斤料)。若鱼虾较大也可用恩诺沙星(含量≥30%,1克用1~3斤料)或氟苯尼考(含量≥10%,1克用1~3斤料)。严重(白便,死亡)时可用环丙沙星(含量≥90%,1克用2~3斤料)。减料三成,一日两餐,连喂3~4天。此时同时还要注意用池底解毒丹,增氧底毒清等解毒改底。若底质太差,即使用药后暂时控制死亡,也会在下次大雨后再次复发。